“我现在不去也可以,等您的孙子中举了,他要进京赶考,总得去吧。”刘二舅父道,“可惜我们以前的宅子被连带抄了,我们再回去,也就只能重新开始。”
刘二舅父想着让自己的儿子住到镇南王府去,如果镇南王府愿意扶一把,自己的儿子未来一定不差。儿子原本是在京城读书的,京城的那些人学问都比较高,西北这边差许多。
本朝不能随意去别的地方参加科考,都是在户籍地。达到特殊朝廷的特殊要求,他们才能去别的地方参加科考,很多在京城读书的人,他们都是在京城参加科考的,特别是那些官员的儿子,这些人就不大可能跑回原籍参加科考。
从京城跑到西北参加科考的少,大家都希望在京城读书,还能在京城参加科考。
像刘二舅父的儿子就算是回户籍参加科考了,这个也是有理可依。
刘二舅父认为自己的儿子应当比西北的这些学子强上许多,考举人,那就是轻轻松松的,不像是在京城考不中。
“您不想我们这一辈子都在西北,没有人去京城,没有人起来,我们这个家,迟早就跟别一样,整天就只能种地。”刘二舅父道,“日子越过越惨。”
“……”刘婆子不想说话。
“娘,我们远在西北,根本就不知道京城的那些事情。真要想给姜家洗刷冤屈,还是得去京城的。”刘二舅父道。
刘婆子沉默,刘二舅父知道自己的亲娘不说话,那就是他亲娘动摇了。刘二舅父本身就不是姜三公子身边的心腹,但他可以确定一点,姜家不需要他去帮他们洗刷冤屈,他以前就是当下人的,他哪里有本事。
春兰走的时候带走了她在西北买的丫鬟,她问过丫鬟要不要去京城,丫鬟说她自己孤身一个人还是跟着主子去比较好。于是春兰便带着丫鬟走,从外面带一个人过去也比较好。
那个丫鬟用心伺候春兰,她心知自己要是没有照顾好主子,她随时都可能被取代。
在春兰跟着刘婆子众人一起来西北的时候,他们一路上走得比较辛苦。回去的时候,春兰坐在马车里,穆云毅也安排好了一切,根本就不用春兰操心,她也不必担心回去京城没有住的地方。
春兰打开了阎泽言送给她的包袱,她看到了里面的银票。
这个时候,马车已经离安平镇比较远。
春兰没有想到阎泽言竟然为她准备了这么多钱,她以为他就是准备一些首饰。
“姑娘。”丫鬟也吓了一大跳,银票都要掉出来了,“这些都是真的银票吗?”
丫鬟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银票,着实震惊。
“是真的。”春兰道,银票不是别人能随随便便制作出来假的。
“阎大人为您准备了这么多。”丫鬟很羡慕,看来阎千户真的很喜欢主子。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