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耶律大石连忙给燕然写了封信,派心腹将这封信向大宋汴京,燕家侯府送了过去。
当这封信送交到燕然手上的时候,距离两国国师斗法之战,已经过去一个半月了。
……
眼看着到了年底,汴京城里正是滴水成冰的天气。
冬日来临之时,百姓的日子越发煎熬,而那些身穿皮裘,饮酒作乐的高官显贵,却是歌舞升平,滋润得很。
燕然看着耶律大石的信,越看越是眉头紧皱。
照这位老哥信中所说,他告诉了自已一个重要的情况。
耶律大石说之前的几年间,在金国和辽国作战时,辽国那边发现很多次重要的战斗,其实并不是失败在战场上,而是输得不明不白。
不是临到接战之时,辽国将领被刺杀,就是军队调动之前被敌人知晓,落得战术中的被动,这种情况经常不断发生。
甚至是重要关隘的守将被金国策反,伪造的军令导致队伍行军误入歧途之类,更是数不胜数!
这些事发生得多了,辽国君臣也慢慢发现了端倪,耶律大石还曾经亲自彻查过此事。
于是在黑暗处,一个身影也慢慢浮现出来。
耶律大石不知他究竟是谁,只知道这些事件,全都是出自这个人之手。
他无法获知此人的真实姓名,只知道被他派出来的金国密谍,都叫他“雨师”。
这位雨师,当真是辽国的眼中钉肉中刺,耶律大石之前很多次设下计谋,想要诛杀此人,却都连他的边儿都没摸到。
可是这次耶律大石回到辽国之际,却发现那个雨师不见了。
这段时间针对辽军的破坏行动,不像过去那般有章法,强度和频率也降低了许多。
以耶律大石这般强悍的头脑,他立刻就判断出这些行动,并不是雨师亲自组织的。
给燕然的信中,耶律大石说出来自已的猜测:如今辽国和金国的作战正在最为激烈紧要之处,可雨师却脱离了这个重要的战场!
他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雨师这个心腹大患,正在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地方。
因此耶律大石,立刻就想到了在辽国和金国之间,摇摆不定的大宋朝廷。
所以耶律大石给燕然写了这封信,将他自已之前的忧虑和思考,还有他对雨师去向的猜测,全盘告诉了燕然。
这位老哥是在提前警告燕然,小心雨师这个人。这条重要的情报,也是他竭尽所能,对燕然作出的报答!
当燕然看着这封信,他心中不禁想道:这老狐狸还真是有两下子啊……真是名不虚传!
想必他写下这封信的时候,一定在想着那雨师若是能来到大宋,和我面对面的交锋,也不知道谁能最后获胜?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他肯定是盼着我赢,所以他信里所说的内容,也是可以相信的。
当然,燕然从另一方面也佐证了耶律大石的想法。
之前穆星乔手下的那支金面杀手团,组织严密、隐藏极深、必定是有高人在后面操盘。
当时燕然还一度觉得,自已居然在这古代遇到了对手,心中生出了和当世谍战高手争锋的快意!
现在,他来了。
只是这位雨师,他能斗得过我远东狐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