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桃衣卿相鲁浩川 第二卷 > 第4部分(第2页)

第4部分(第2页)

“你们别怕,姐姐不是坏人。”玉符完全放松下来,她一屁股坐在那捆茅草上,双手在身后反撑着,问那男孩子道,“这女孩是你妹妹吗?”

男孩子好像压根儿就没听到她说话似的,坚持不懈地瞪着她,咬着牙不说话。

玉符苦笑一下,想:是不是他妹妹又有什么关系呢?像我们这样的浮萍飘絮,什么关系,什么身份,什么地位,什么感情,都比不上活下去重要!在我眼前的就是一个小男孩,一个小女孩。不,或许该想得更纯粹些,就是两条幼小的生命。他们饥寒交迫,嗷嗷待哺,和我一样在社会底层熬命。可能在很多达官贵人眼里,我们这样的人是贱命一条。不过在我眼里,生命的价值是一样的。

她仰起脸,瞧见了太上老君的后脑勺,便自言自语地说道:“今天我也做一回太上老君吧。”然后她跳下坐台,绕过老君像走开了。

那小男孩见坐在茅草上的翠衫大姐姐走开了,刚有点儿放松,想拉着妹妹一块儿钻出老君像,没想到刚探出个脑袋,那大姐姐又回来了。他害怕得赶紧拉着妹妹往后退,再缩回那洞里去。不曾想他心上一慌,脚下步子乱了,带着妹妹一起摔了个四脚朝天。忍着疼爬起来,却见那大姐姐已经靠近了许多,这把他吓得不轻,“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玉符见小男孩哭了,急忙把手里的那个肉包子递了过去,对他笑了一笑,摆出一副大姐派头的模样说道:“傻小子,我都说了我不是坏人了。喏,给你大肉包,吃吧。”她见小男孩还是警惕地看着她,便把包子递到他嘴边,又说道,“大肉包,肉的哟!”

小男孩努力咽着口水,但仅仅坚持了几秒,便再也忍不住了,一把夺过肉包,还是不放心地偷偷瞄了玉符一眼,见这大姐姐笑眯眯的,便对着肉包子狠狠咬了一口,然后津津有味地咀嚼着。不过,他也就吃了这么一口而已。待他把嘴里的那口咽了下去,便毫不犹豫地将包子交到了妹妹手里。

妹妹哭得都挂起了鼻涕,但一见包子,也就顾不上这些了,只见她猛吃了几口,看看哥哥,又把半个包子还了回去。

玉符见到这对小兄妹你推我让的样子,大眼睛红了一圈,都快哭了。她拼命忍住,还挤出一个笑脸,又把一个白馒头递给了那小男孩……

这一晃,竟然半年过去了。玉符每每想起那下着雨的傍晚,想着那个谁都不愿吃掉的肉包子,心里就会觉得既难受又舒坦。

如今,这座城东老观虽是和当初一样破旧,却干净清洁了许多,也添了不少人气。就连观门口,也被玉符安上了一块莫愁观的牌匾。

袁玉符自己其实还只是个半大的孩子,却养着那对小兄妹,住在这观里。

大殿里的那些雕像被她移动了位置,正好用来挡住大殿墙上的各处破洞。如此一来,总算有了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大殿里铺着两副被褥,算是两张简易小床。玉符睡一张,那对兄妹睡一张。玉符前些日子攒够了钱,把观里的两间小瓦房捯饬了一下,打算过些日子从大殿搬进瓦房,也算各自有了个房间。在观里的空地上,她种了些野菜,这是她们平时吃的菜。而她们吃的米饭,得靠她摆测字摊来供给。

两个小家伙今天特别高兴,因为玉符姐姐似乎发了大财,带回来两只烧鸡和正儿八经的大白米。大白米就是香啊,比平日喝的糠粥好吃多了。他们一吃完饭,就和平时一样,跑去空地上,捡了块尖一点的石头,开始在泥地上学写大姐姐新教的大字。

不过今天玉符姐姐除了带回来烧鸡和白米,还带回一样他们意想不到的东西——另一个大姐姐。只是,她带回来的那个大姐姐穿着非常奇怪的衣服,脸色惨白,看起来病得很严重的样子。

玉符待这两个孩子跑去练字之后,便急匆匆地朝瓦房跑去。她是背着那姑娘一路小跑回来的,现在两条腿还酸胀得很。

她走进瓦房,见那姑娘躺在一床被褥上昏迷不醒。她瞧着那姑娘的脸,思绪回到了一个时辰之前……

话说玉符和杨冲道别之后,在“醉归楼”里买了两只烧鸡,又去米店里买了一小袋白米,便急冲冲地往道观里赶了。待她走到城东的那片小树林时,见一个穿着古怪的姑娘倒在树林里。她急忙跑过去,发现那姑娘已气若游丝,身子凉得没一点热气了。

玉符见多识广,又精通各种法术,她一瞧便明白了这姑娘为何会变成这般模样了——她全身上下色彩斑斓,上身穿花衣,下着百褶裙,头蓄长发,包赭色花帕,脚着船形花鞋,颈子、手腕、脚腕都佩有银饰。从她的穿着打扮来看,她是个苗族女子。而从她这垂死的模样来看,她是被人下了蛊。玉符想都没想,就将那姑娘背了起来,准备先带进莫愁观里再说……

现在,她悲悯地看着这个长相清秀的苗族姑娘。

玉符并不是不会解蛊。她也知道这姑娘只要解了蛊,并无性命之虞。可若要解蛊,需要很多东西。那些东西……都是非常贵重的,玉符铁定是搞不到的。

她原本想过,去找那杨冲帮忙。可转念一想,她和杨冲也不过是萍水相逢,以这样的交情,杨冲肯帮那么大的忙吗?

老实说,她心里着实没底。她这才发现,虽然两人谈了半天的话,喝了半天的酒,好像就此变成了莫逆之交似的。可其实,他们之间也只算是比陌生人强点。

正这么想着,那姑娘躺在床上,熬不住疼似的呻吟起来。

玉符在瓦房里来回踱了半天,心想:人命比啥都重要不是吗?袁玉符啊袁玉符,你好糊涂啊。他杨冲是什么样的人有啥好多想的,为了救这姑娘一命,你就是求也得把那些东西求回来啊!

她拿定主意,忍着两腿的酸胀,风风火火地冲出莫愁观,疾步朝乌衣巷杨家老宅赶去。

四 婚事

话分两头。却说杨冲在“醉归楼”里别了袁玉符后,甫一下楼,那小书童六九便恭顺地贴了上来,说道:“少爷,老夫人吩咐说‘天气还有些凉,少爷大病初愈,该小心些个’。”说话间他已麻利地为杨冲披上了件大氅。

杨冲上一世——那时叫作殷小君——是在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有父无母。所以他对母爱,缺乏体会。却不想穿越到大明后,附身的杨冲秀才更可怜,竟是无父无母。刚才六九说的那位“老夫人”,乃是杨冲的祖母。

这杨冲秀才的母亲因为难产死了,父亲尚未来得及续弦,便得了绝症一命呜呼了。

老夫人杨韩氏,当时恰是四十岁整,已守寡二十年了。她丈夫是家里单传,由于死得早,儿子杨蒙也是单传。这单传儿子杨蒙却死得更早,二十岁不到就跟着媳妇儿去了,只留下根独苗,便是杨冲。如此算来,杨冲是杨家三代单传,老夫人自然视作心肝宝贝,命根子般宠爱至极。

要说这杨家也的确邪门,爷孙三代都是年纪轻轻便得了不治之症。去年冬季里,杨冲突然发病,这一病竟一发不可收拾,十几天后便下不得床、吃不得饭了,每日只靠些药物延命。再过了几日,连药都吃不进,眼瞧着就要不行了。这番情景,直把老夫人哭得肝肠寸断,一心只想替孙儿去死,一命换一命。当时杨家上下虽然明里不说,暗里也都嚼舌头说小少爷只怕是熬不了多久,开了春便会跑去向列祖列宗报到了。

杨冲虽然自幼身子就弱,可长得俊逸不凡,读书也颇有天赋。他天资聪颖,十五岁便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