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杨大哥!”他兴奋的叫了一声,只几步便走到杨木的身旁,“我就说怎么不见杨大哥人了,原来杨大哥已经比我早到了。”
&esp;&esp;杨木只觉得脸皮忍不住抽动,扶着额头不想言语。
&esp;&esp;这时一旁一名留着山羊胡的汉子钻到了王起的身旁,摇头晃脑的说道:“我们三人之前都在杨凤麾下,赤石岭不是集训营嘛,那集训营中饭食可不比武卒啊。”
&esp;&esp;“一个队五十多人一起吃饭,吃饭都是用抢的,那抢的慢了的人可就要挨饿了。”
&esp;&esp;山羊胡的汉子喝了一口左手上的粟米粥,右手指着杨木旁边的大汉说道。
&esp;&esp;“他叫钟后,这饭量你们刚刚也见过了,当初在集训营钟我们三人就是同队,不是这副吃相,怕是早饿死在赤石岭了。”
&esp;&esp;山羊胡的汉子碗中的米粥此时喝的也差不多了,他昂起头将碗中的米粥一饮而尽,残余的米粥也被他舔舐的一干二净,半点也没有浪费。
&esp;&esp;“还是这武卒营里面的伙食好,还有肉脯吃。”
&esp;&esp;训练期间不允许交谈,陈伍、王起他们两人和这三人虽然同什,但直到现在才真正的说上几句话。
&esp;&esp;陈伍抱拳行了一礼向着几人郑重的说道:“在下陈伍,见过诸位同道。”
&esp;&esp;王起面带笑意的拱手说道:“在下王起,见过诸位同道,大家同在一什,可以多多照应。”
&esp;&esp;“杨木,见过诸位同道。”
&esp;&esp;杨木拱了拱手也报上了自己的姓名。
&esp;&esp;“田璋,见过诸位同道。”
&esp;&esp;那山羊胡汉子擦了擦手,不知从哪里又掏出了一块肉脯,报上了姓名。
&esp;&esp;“钟后,见过诸位同道。”
&esp;&esp;那大汉笑了一笑,也是抱拳行礼。
&esp;&esp;万胜!!!
&esp;&esp;秋去冬来,当调令从河谷中传向太行山四处的时候还是秋季,如今却已经是中平三年(186年)的二月了,步入了春季。
&esp;&esp;“呜————”
&esp;&esp;悠扬而低沉的号角声回荡在河谷之中,唤醒了无数还沉睡在梦乡之中的黄巾军军卒。
&esp;&esp;“咚!”“咚!”“咚!”
&esp;&esp;浑厚的鼓声的相继在河谷中的各处军营中响起,原本寂静的山谷顷刻间变得喧嚣了起来。
&esp;&esp;号声刚响起时,杨木就已经睁开了眼睛,他直接钻出了温暖的被窝,以尽可能快速的穿上了冬衣,然后开始整理起了床铺,帐中其他的军士也纷纷爬将了起来,没有丝毫的延误。
&esp;&esp;许安设下的军规其中一条就是: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改师律,此谓慢军,犯者斩之。
&esp;&esp;三通鼓停,没有到达校场,就是点时不到,不过集训期间,第一次迟到只是处鞭刑,二次迟到处棍刑,三次迟到才斩首。
&esp;&esp;杨木所在的武卒营虽然都是挑选的各军的精锐,但也有数名军士被处以鞭刑,不过却没有人受棍刑。
&esp;&esp;只是听上官说起其余各营中,斩首的军士都有不少。
&esp;&esp;第一通鼓声刚停,帐外已经传来赵绩的呼喊声,杨木帐中的众人已经穿戴完毕。
&esp;&esp;“别让队率久等了。”王起站在帐外大声的朝着帐中喊道:“今日演武,都快点!”
&esp;&esp;武卒营中各处营帐中,都传来各自队率和什长的吼叫声。
&esp;&esp;随着各队主官的吼叫声,第二通战鼓也已经响起,武卒们跟着背插的靠旗的什长走出了各自的营帐,随后汇聚在土黄色的队率的军旗下。
&esp;&esp;一道道狭小的溪流越聚越大,慢慢的向着武卒营的校场汇聚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