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沈浩对于“嘉奖”的期待有限,更多的是准备当成一次积累。
不过姜成一开口就给后面的话定了调子,将沈浩的小心肝直接吊了起来。
“你的本事有目共睹,而且很有潜力,这次表现也不错,所以我准备给你加点担子。”
沈浩脚下先是一顿,旋即又连忙跟上,小心翼翼地说道:“属下多谢大人赏识,只不过封日城这边才上路,很多事也才起头,我要是……”
“停,我话都没说完,你怎么知道你会被调走的?”
“啊?可是封日城这边没有缺了,这……”
姜成笑道:“封日城黑旗营是我当初在那边任千户的时候搞起来的,后来交到你的手里,被你生生弄得风光无限,再后来还成了国朝仅有的“试点”,那是个好地方啊,别说你舍不得走,就算你舍得走我也要把你摁在那儿,免得便宜了别人。况且封日城那边很多事情还离不了你。
不过你运气的确很好,多亏了你自己弄出来的这个“试点计划”,让我们打破常规有了名正言顺的由头。”
顿了顿,姜成接着道:“我准备给你上调一级职务,领副千户职,职衔还是保持从五品。不占别人的缺,简单来说就是把你现在的黑旗营百户编制上调成副千户编制。”
沈浩心里一阵雀跃。
不需要调任,原地提拔编制,连带着把他的职务也提拔半级,这种做法在靖旧朝里没有先例,但的的确确可以用“试点”来搪塞过去。得到的好处却是实实在在的。
不用离开封日城这个刷资历的好地方,还能晋升,这种好处几乎完美。
“多谢大人栽培!属下必将铭记于心至死不忘!”沈浩说着就单膝跪了下去,抱拳致谢。
“起来,这本就是你该得的。”
“若无大人一路栽培,属下断无可能有今日之成就!”沈浩说得发自肺腑,姜成对他的确是没话说。
“行了,不用做这小儿女姿态,你能记住心里就行。起来吧。”说着就伸手抬了一下沈浩的胳膊。
沈浩顺势起身,又是道谢。
“这个案子了结之后,你下一步有什么打算没有?”
“回大人话,属下打算继续完善黑水计划。这次边军和靖西军受到案子牵连的人不会少,正是我们进场的好时机……”
第449章收尾
六月廿。
正午日头火辣,封日城的夏天已经开始慢慢显现它的厉害了。当然,比起八九月份来说现在还算温柔,可你在日头下走一圈的话绝对一背的汗。
沈浩是上午回来的,回家里洗了一个澡,换了一身衣服就又扑进了公廨房。
案子虽然被上面盖上了盖子,可姜成说了,该做的还是要做好,不能敷衍。至少要把徐宏这条线的所有线索都捋顺且弄透,然后记进卷宗里才算把案子了结。
沈浩不喜欢拖拖拉拉,尽快把事情弄完免得悬在心里总惦记。
王一明也回来了,还顶着黑眼圈,听下面人说这家伙已经快三天没合过眼了,从动手之前就紧绷着,如今还是如此。
劝不住,沈浩能感觉到王一明身上的亢奋。估计这次的大案把这家伙好好的刺激了一番。
沈浩其实也没怎么休息过,但好在他如今的修为足够支撑他的精神消耗,不过等今天的事情弄完他是必须要好好睡一觉的。
查抄的各类文书和账目以及书信都被王一明带了回来,并且全部都是原本,这些东西是要准备作为归卷的佐证保存的。按照之前姜成的吩咐,这个卷宗会存在封日城黑旗营的案牍房,而不会存入镇抚使衙门,但需要抄录上报还是少不了的。
分析的事情沈浩交给了王俭手里的“四部”来做,王一明如今知道了王俭手里还有一个密探渠道,但没敢问,也没有争。
“这次镇抚使衙门那边分过来的东西一半入咱们黑旗营的公账,另一半你分一下,按照以前的规矩当成补贴给这次出了任务的弟兄们发下去。”沈浩一边处理着这几天积压下来的别的公务,一边让王一明把这次的“收获”处理了。
王一明应是,不过接着又道:“大人,牢里的那些人犯怎么处理?是统一羁押等上面的裁决吗?”
王一明所说的人犯就是这次收网行动时拿下的那三十七个要犯,以及这三十七人后续又牵连出来的人,还有这些人的主要直系亲属。数量早就过千了。如今分开关押在封日城下设的各个黑旗营地牢里,还有些是由起所在当地玄清卫负责看守。
“暂时先关着,株连不要太过,可抓可不抓的就别抓了,这些人多半是夷三族的,可也不能真就杀个干净,意思意思把主要的人拿住就行了,懂吗?”
“好的,属下明白了。”
昨夜在靖西镇抚使衙门的校场上和姜成谈话的时候沈浩问过人犯处理的事情,听姜成的口气大概不会将案子公布出去,多半会采取秘密裁决的办法。应该是为了避免对国朝如今的紧迫局势再添不利的影响。
至于军伍内部,秘密裁决也是在给军伍留颜面。
王一明领了差事离去,沈浩开始一手蒲扇一手笔的编写这次的终版卷宗。从最初发现大宗物资外流开始,每一个细节都务必清楚且言简意赅,同时各个重要的案件节点需要将各种实证放进去,比如说口供和人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