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交接的是杨束最为熟悉的户部相关事务,这方面由皇帝下旨直接让户部尚书白常卿向杨束进行权柄承认。也就是说之后杨束将直接管辖户部,而白常卿将直接对杨束负责。
之后的第三天,顶着寿王、齐王、吴王的丧事丧钟,皇宫里敲响了宫门金钟,一共八十一响,并且大开中门,金轿代步将杨束迎进皇宫,入住东侧太子东宫,同日杨束在皇族家族名册里多了一个前缀:太子。
靖旧历三十一年,九月十三,灵王束出类拔萃为皇族中同辈之最,有继承大宝之潜力,获皇帝坚册封,为皇太子,承国朝之气运,当储君。
九月十四,大朝会,杨束首次身穿储君朝服坐于皇帝左侧台下,面对群臣受群臣大礼参拜,同日诏书出万民宫昭告天下。
这一日靖旧朝的天空上多了一轮太阳,虽然还不及原本的那一颗万丈光芒,但也熠熠生辉不能直视。
大朝会之后,九月十五,一大早杨束规规矩矩的在皇宫广场里候着,等到皇帝的车驾出来便跟随出了皇宫。一路皇帝礼仪开路,向城外枫红山庄而去。
这是第一次皇帝和皇太子出行,还是祭祖,所以没有走传送法阵,要把皇家威仪和礼仪彰显出来。而这也算是皇太子第一次对外的牌面,至少要给皇城的老百姓看到。
刚出了城门,皇帝就来了话,要杨束过去和他同车。应该是有话要说。
说不紧张那是假的,甚至杨束感觉自己和父皇同坐一驾马车里会比他之前在北门外生死一役时更让他紧张。
“你们聊,我出去看看。”杨修胜朝杨束点了点头,下了马车,紧跟在外面。他知道接下来是父子的私话,他不适合坐在旁边,以免尴尬。
杨修胜一走,杨束却依旧拘谨,说起来应该有十余年没有和父皇同坐一辆马车了吧?杨束如是想到。
幼年时皇帝给杨束的印象就是不苟言笑,但还算慈爱;到少年时,皇帝在杨束心里就是一个威严和不可违逆的代名词;到成年建府之后,皇帝就是端坐云端遥远的象征,和裁判,只能远远的看着,直视他都不敢。
“抬起头来。你如今是靖旧朝的皇太子,很快就是天下的皇帝,你不再需要向任何人低头,也不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包括朕。”
杨坚苍白的脸上带笑,笑得很得意,很放松。他当皇帝之后最后的一个任务已经完成了八成,今日之后就能彻底办妥,甚至比他之前预计的快了一月余,换句话说杨束的优秀要超出他的预料。这很好,杨束将来要当皇帝,皇帝怎么能被人拿捏得死死的?让人意想不到才是皇帝该有的模样。
“是,父皇。”杨束的胸膛剧烈起伏了几下同时抬起头来。刚才皇帝的几句话让他情绪很不稳,胸口像是一团火爆燃开来,如今好不容易才压住。
抬起头,杨束才发现,自己的父皇已经老得不成样子了,虽然眼睛里还有神采,可整个人的气息都很弱,身子在软塌上缩着,就像随时都会睡去一般。
“很好,我只是一个即将死去的老头,而你才是这个帝国的未来。所以腰板挺直,不可一世才是你要习惯的模样。”
“儿臣明白!”
“这次去宗祠除了祭祖之外还有要事,也是皇家代代相传的绝密,更是你接任皇位的最后一道关卡。你要有心理准备。”
第790章玲珑
接过皇位的最后一道关卡?
杨束心里没来由的有些发憷,似乎父皇的这一席话里包含着什么危险的东西,让他本能的想要回避。
“怎么?你在害怕?”杨坚虽然快死了,可那要他命的药汤还在起着作用,让他的头脑依旧清晰如往日,眼光也依旧毒辣,杨束脸上稍微有些表情的变化他就看出来了,甚至他也回忆起当年他才当上太子时他的父皇告诉他“还有一关”的情形,他也莫名的涌出一股惧意。
杨坚的理解是这就是“本能”,来自血脉里隐藏的本能。或许就是杨家人刻在最深处的对于“赤”的惧怕。
心里发憷,但这感觉来得很莫名其妙,杨束一个晃神连忙摇头回道:“父皇,儿臣无所畏惧!”
的确,杨束心里的确无所畏惧。为了活命,也为了登上他出生时就憧憬和被无数人敦促他一定要拿到的皇位,他连亲兄弟就舍得下手诛杀,如今胜利已经到了手里,就差一个之前未听说过的“最后关卡”而已,他没有必要退缩,也不允许自己退缩。
杨坚笑得更是灿烂,他眼里的杨束似乎和他年轻时的记忆重合了,当年他也是如此回答的。
“很好,我也希望你能保持你身为皇太子的尊严和威仪。”说完,杨坚便不再说话了。马车内重新陷入沉寂。
其实在这之前杨坚是有很多话想要给杨束交代的。从权力的架构,到御下的各种手段,再到与世家门阀的妥协和相处,以及对于不久之后南面战事结束后的各种策略,他都希望能够帮到自己现在唯一的儿子。
可在看到杨束鼓起勇气和他对视的眼神之后,杨坚改变了主意。
杨束下车回了自己的车驾,杨修胜回来,好奇地问道:“你为何什么都不说?”他在车外却听得清杨坚刚才和杨束说了些什么,简单得令他诧异。这不是杨坚的脾气啊,这位皇帝是一个喜欢把任何事都考虑到的性格,这么久接触下来还是第一次见他这么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