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吕梁的话锋一变接着说:“不过沈统领这也是破了玄清卫这么多年来形成了暗箱规矩,动了不知多少人的利益,其阻力甚至绝对不止来自黑旗营内部,整个玄清卫都怕是要恨死他的。”
杨束哈哈一笑,摆了摆手,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像现在这般情绪高涨了。笑道:“夸张了,夸张了!整个玄清卫都恨死他倒不至于,他不是姜成的门生吗?至少在靖西他还是有支持的,而且庞斑目前看起来也是信马由缰的在让沈浩折腾,这也是表明了态度站在沈浩这一边的。所以沈浩的这份方略阻力肯定有,但并不会那么夸张。
而且你不要忘了这份方略是黑旗营内部的东西,针对的只是黑旗营自身,并不是针对的整个玄清卫。
并且他抓的时间很好,正是黑旗营大整合刚刚开始,各方面还处于惊惶的时候,辅以雷霆手段,只要迅速的将黑旗营内部清理出一个口子来,那后面就快了,甚至都不会轮到玄清卫的其他人形成有效的反应就能把事情坐实,做完。
所以我认为他这份方略完成的可能性不低。一个月之内很有机会被他捋顺整个大整合后的黑旗营。”
吕梁自然不会跟皇帝唱反调,更何况皇帝说的也很有道理,只不过加了一些皇帝自己的信心在里面。
其实吕梁也希望姓沈的真的能够在一个月之内完成大整合,这样一来皇帝盘算许久的计划也就可以正式进入推动阶段了。这要是他期待已久的。
“不过让沈浩这么一弄肯定会死很多人的,你之前准备的那些人手呢?到时候可以挑一些合适的填进去。
嗯……控制一下数量,不要太多,找几个关键位置就好。如果沈浩表现出明显的抵触可以退一步,明白吗?”杨束少有的说得比较温和,他并不希望一味的压迫沈浩,担心对方失去了现在有的那种奇特的活力。毕竟能有胆子和脑子做这份方略的人,在杨束看来举国上下可不多见。
“臣明白,臣会安排好人手的,到时候也一定会注意不会让沈统领难做的。”
挥了挥手,吕梁大礼之后躬身退下。杨束之后起身,重新将自己泡进了后面的温汤当中,之后眯起眼睛。心里思绪却是没有停下。这次黑旗营的大整合之后他就能看得出沈浩这把刀到底够不够锋利了。
说实话,杨束很期待。
第901章忐忑
“收受贿赂、贪墨克扣、谎报瞒报……”
“这都什么跟什么?!”
“这……是要我们自行上报?罪减一等?”
“期限只有一个月,这是要我等自己把项上人头奉上?”
……
最是悚然和愤怒甚至是感到荒谬的就是各地黑旗营的人了。上到枢纽大城的副千户,下到个中小城里的百户官、总旗、小旗,甚至是最基层的校令、力士,无不对这份所谓的《黑旗营自查自省方略》感到抵触,以及恐慌。
收受贿赂。这在律法中是铁律,各地官人的官评里这一条就算是基本的红线,无有例外。包括军伍里也是有关于收受贿赂方面的底线,谁碰谁就沾上了大麻烦,别说升迁了,能不能保住小命都得看运气。
唯有玄清卫里“收受贿赂”这一条一直讲得不明不白,说是必须抵制,但却没有明确的惩处力度,甚至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过分,只要不影响到内部稳定和运转,几乎没有人会管。
以至于“受贿”已经成为了玄清卫内部的一个暗箱规矩,有着不成文但又很明确的细节,哪种事收多少,怎么收;什么职衔职务该怎么上下打典,同样有很清楚的路数。
这些已经是玄清卫内混迹的常识了。
可如今一份方略下来,这是要把多少人逼到墙上下不来啊?
在当面的时候所有人被沈浩压住不敢当面异议,下来之后各地各人的动作可就多了。先是找了各地的玄清卫千户,这些人在不久前还是他们黑旗营的上峰,如今出了事儿总该帮腔两句吧?然后又拐弯抹角的往指挥使衙门上告信,说新任黑旗营统领沈浩乱命,希望指挥使衙门能让其收回。
可效果并不好。上报到指挥使衙门的告信直接石沉大海,各地方的玄清卫千户官此时也都没有选择站出来吭声。
皮球甩出去没人接又跟着滚了回来,怎么办?
难做的不只是一个两个,包括唐清源和陈胜等靖西这一条线的黑旗营老人手同样面临两难的境地。
不过好在靖西这边黑旗营的人对于沈浩更了解,也更有机会可以问询到。甚至在皮球被甩回各地黑旗营的手里之后,靖西这边的反应就成了所有人密切关注的标杆。
自己人自然会有优待,至少不会真就让他们蒙在鼓里闷头干事,必要的解释还是要的。
所以在方略下去的第二天沈浩就在衙门里见了神情忐忑的唐清源和陈胜。
其实陈胜还好一些,他之前一直跟着姜成,混的也是亲兵,并不会具体去侦办案子或者负责什么具体事务,所以经手的东西基本上都要过一遍姜成的目,到了他手里的好处那基本上就不存在什么见不得光了,相对手脚干净些。真正让他心里忐忑的还是他下放到广顺城担任黑旗营主官之后手里进出的那些事情,涉及财物也还有一些职务便利。
相比起陈胜,唐清源连脚底板都扣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