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大夫道:“这个我就不清楚了,我只知卫老爷因为钱基本只进不出,平时十分节俭,家里并没有多少下人,一般一个主子一个下人,就连卫老爷自己都是一个下人伺候着,还是今年得知他家大儿子成了县令,卫老爷高兴,当时就又给了他大儿子一个下人,让他大儿子能有两个下人伺候,当时卫家的人都还没去郃石县,卫家守门的小厮还跟我家守门的小厮津津有味的说了好几回,说卫老爷总算大方了一回。”
闻言,姜月和薛琰开始怀疑跟下人打听这条路也不一定走得通了。
两人对视一眼,都眼神里写着:要不要问问沈老大夫家的下人?
沈老大夫刚不是说了吗,卫家的下人和沈家的下人以前总在一块闲聊,说不定也是知道些东西的。
可姜月和薛琰都还没开口问,沈老大夫却猛然想起一件事:“对了,卫家刚搬到我家隔壁的那会,卫家是有一个老仆和一个老妪的,一个负责打理花草,一个负责浆洗,听说他们是夫妻,只是后来没多久,我就没见过他们了,当时我也没太在意,也不知道是被放出府了,还是怎么样了。”
“你们要是想知道这个,”沈老大夫继续道,“我让大勇进来,你们问问他,他是我家里最机灵的一个下人了,从小就在我家,之前我是让他看门的,之前隔壁卫家有人的时候,他就时常跟卫家的下人混在一块,可能知道。只是半年前,医馆缺人手了,我就让他来医馆帮忙了,现在我家那看门的小厮是他亲弟弟小勇。你们也不用担心,等下我叮嘱他一声,你们问过什么,他自也不会说出去的。”
沈老大夫都这么说了,可见大勇是个很守诺的人,姜月和薛琰对视一眼后,才由薛琰忙拱手,十分感激道:“那就有劳沈老大夫了。”
既然大勇之前经常跟卫家的下人混在一块,他们自然是想问问大勇的。
沈老大夫这才让大勇进来。
大勇正在后面帮着晒草药呢,听到他们家老大夫喊他,他便忙放下手里的箩筐,来了看诊房间内的小房间。
一听是问他卫家之前那老仆老妪的情况,大勇当即便如实相告,还十分气愤:“那卫老爷太不是东西了,当年逃难的时候,他年纪还小,是这对夫妻保护着他,带着他一路逃到这里来的,结果,人家老了,不怎么干得动活了,就一脚将他们踢开了,说他不白白养下人,让他们离开卫家,说免得他们死在了卫家,还得花钱给他们买棺材。”
第779章也就做了这么一件亏心事
闻言,姜月和薛琰都觉得,这对曾经一直是卫家下人的夫妻,应该知道卫子瞻到底是不是亲生的,以及当年门口放了个孩子但又被丢了的事。
“这对夫妻离开卫家的时候,我还看到了,”大勇还在义愤填膺的说着,“可可怜了,听说都没另外给他们一点钱,我觉得他们可怜,正好身上有一些铜钱,便想给他们了,他们还不要,都还哭着说,说是遭报应了,不能要我的钱。”
“我问什么遭报应了,难不成干什么坏事了,结果他们告诉我,说之前,有人往卫家门口丢了个孩子,正好当时是那老仆看大门,好像是住在县里的时候,那老仆早上起来,一开大门,发现门口一个孩子,便忙抱进去给卫老爷看,卫老爷却看都不看,就让扔掉。”
这!
姜月和薛琰立刻你看我,我看你。完全没想到今天就能从别人嘴里听到这个事。
沈老大夫见他们这样,也没问什么,只是看着他们。
“这老仆正好跟老妪没孩子,本想他们自己收养,”大勇仍在说,“可因为他们是奴才,卫老爷很抠,每月给他们的月钱都少得可怜,他们自己都是勉勉强强过活,哪养得活这个孩子,便将这个孩子丢了。”
顿了顿,大勇又道:“我听那老仆说,他当时丢孩子的时候,特别良心不安,觉得那怎么都是个孩子,是一条人命,这要是没人捡去,可怎么办,所以,那老仆将孩子放在一个特别显眼的地方,还一直躲在不远处望着,直到孩子被人给捡走了,他才安心了,回去了。现在卫老爷让他们离开卫家,他们便觉得就是这个事的报应,说他不该扔了这个孩子,说他活到这岁数,也就做了这么一件亏心事,就是报应。”
那肯定是要找到这对夫妻的。
姜月和薛琰又对视了一眼。
随即,姜月才问道:“那这对夫妻如今在哪,你知道吗?”
大勇摇头:“不知道。不过当时我问他们打算去哪,他们都说,他们年纪这么大了,远地方肯定是去不了的,镇上他们也呆不起,没那么多钱,想看看周边哪个村子里,能便宜一些,卖给他们破屋一两间,多少能有个住的地方。”
“那他们的名姓呢,你可知道?”薛琰也询问。
沈老大夫也看着大勇。
大勇道:“本来他们人卖给卫家了,应该姓卫的,但后来卫家将卖身契还给他们了,让他们离开卫家了,我就不知道他们姓什么了。名的话,我以前碰到他们,都是跟卫家的下人一样叫他们的,叫老仆做来财大爷,叫老妪做绣花大娘,那应该是叫来财和绣花吧。”
姜月和薛琰心里便都有数了。
没有别的问题需要问大勇了,姜月和薛琰便望向沈老大夫。
沈老大夫一边拈胡子,一边点点头,这才叮嘱大勇,让大勇不要将今天的事说出去,并说若是以后有人来问大勇这些,也让大勇什么也不要说,大勇答应了,然后,才让大勇退了出去。hr
()
span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