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不知一个家臣开了口,其他家臣也都纷纷开了口,跪地,都想要反对。
第1712章只能不去阿谀奉承?
可以就刚开口,夏侯征就更怒了:“倚老卖老!本王如今坐在这位置上,难道还不如你们吗!就你们都是对的,本王都是错的!再言一句,格杀勿论!”
家臣哪敢再言。
然后各个也将心冷了,追随多年,出谋划策多年,竟然只得到一个倚老卖老的评价。
忠心瞿枭的人见夏侯征在国都只剩下两三万人马保护了,而他们也早已经接到了他们皇上的密信,让趁机杀了夏侯征,他们自然早已经更是谋划了起来。
何况这两三万人马还不都在城内,有一半在城外,以防万一的,那就更容易除掉夏侯征了。
丞相和副相御史大夫都是夏侯征的人,不过都是文官,只要城门一关,这些人就算脑子好,也无用。
忠心瞿枭的人最大的官职是大理寺卿。
大理寺卿有个远侄,没人知道,正好是御林军副统领,所以,御林军统领就交给这副统领来解决了。
谁让御林军统领也是夏侯征的人。
而只要杀了这个统领,就能控制御林军。
守国都城的一个将领也是瞿枭的人,到时候就负责关城门,将吊桥吊起,国都内外的消息就不通,外面的人想救援都难。
大理寺卿他们虽然本人没什么人马,但这些年,凭着对皇上瞿枭的忠心,而且的确不缺忠君爱国之士,暗暗还是替瞿枭网罗到一些人,肯为瞿枭这个皇上抛头颅洒热血。
其中就有夏侯征的一个妾的父亲。
这父亲是五品官,也是文官,为人正直,因夏侯征看上其女,直接派人来找他,极其无礼,让他将女儿送进去为妾。而夏侯征妻妾众多,这五品官又特别疼这个女儿,其实不想将女儿送进去为妾,但又没办法,只能含泪送了。
这女儿受父亲熏陶,正直又清高,还颇有些嫉恶如仇的秉性,甚至在其父之上,夏侯征的这种行为,她十分看不上,但自己也没办法,只能不去阿谀奉承,更不争宠,让自己在夏侯征后院自生自灭,也让夏侯征忘了她这个人的存在,不来找她,因其他妻妾嫉妒。
可偏偏,夏侯征很吃这一套,她越避着,夏侯征越想她能跟别人一样来争宠,甚至,只要夏侯征得到什么,夏侯征正妻有的,都会给她一份,让她虽然从不争宠,冷若冰霜,但却在后院极其打眼。
夏侯征正妻贤良淑德,加上为巩固自己正妻的地位,向来夏侯征喜欢哪个,她就对哪个好,帮着照顾哪个,博得夏侯征一直都极其敬重自己的正妻。所以就算姬妾嫉妒,但因为有正妻的照拂,这五品官女儿在后院也没被人暗害到过,一直都平平安安的,就是终究内心不平,很恨夏侯征。
所以,大理寺卿他们与这五品官约定好哪天杀了夏侯征后,这五品官就让自己发妻来看望女儿,并暗暗告诉女儿计谋,让女儿配合。
本来自己父亲是想她家给人当正妻的,哪怕家世没有她的好,毕竟她是嫡出,而且自从进了夏侯征后院,更是了解夏侯征一点不忠心,就是一大奸臣,心中极恨,这女儿自然是立刻就同意了,答应会配合。
第1713章为大义,值!
还说宁死也要除掉夏侯征这个大奸臣!
母亲看女儿如此,还是担心女儿会出事的,不由地满脸泪。
女儿倒是宽慰母亲,说人固有一死,为大义,纵是死了,也值也。
大理寺他们约定的日子是七月初九,这天,夏侯征派出去的六十万大军也走远了,赶往边境去了,就算得知这里的情况,也赶不回来救援了,何况现在军中多怨恨夏侯征,觉得夏侯征赏罚不公,凭喜好做事,纵是后来赶回来了,看夏侯征死了,也没人会想给夏侯征报仇。
只要杀了夏侯征,就大势所趋,扶正了朝纲,让他们皇上瞿枭成为名副其实的东逍国君。
瞿枭是他们皇上,名正言顺继位的,又没有错处,还腹有乾坤,这东逍大权,本就该掌握在他们这个皇上手里,他们纵是碎骨粉身,也在所不惜。
但七月初八这日晚上,那个妾就假装讨好夏侯征,夏侯征大悦,当晚同床共寝,翌日早上,也就是七月初九,妾说想到御花园看花,说她听说御花园比家中花园大多了,而她还从来没看到过,何况她一向就喜欢花。
夏侯征还在兴头上,自然是想也不想就同意,将皇宫当成自己家一样,带着这个妾,坐着马车就进了宫。
殊不知,御林军副统领已经偷偷杀了统领,却谎称统领病了,御林军当中有人知道,副统领便说御林军的待遇一天不如一天,夏侯征迟早会废了御林军,换上自己真正的人马,反正夏侯征根本不重视御林军,但又让御林军为他卖命,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御林军所有人都觉得对,何况御林军当中其实也有忠君的,自然是都跟随这副统领倒戈。
副统领让御林军都装作跟平时一样,在皇宫内各处巡逻和守着宫门等等,又派很多御林军,埋伏在御花园,就等着夏侯征进来。
自然也有弓箭手准备着。
大理寺卿也来了,提着一颗心,也埋伏在暗处。
夏侯征一进皇宫后,各道宫门自然跟平时一样又关上了,关上的人都对视一眼,都眼里写着这宫门关上了,除非夏侯征死,不然不会打开,而夏侯征也没看见。hr
()
span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