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背地里都在议论纷纷,村长倒是不急不慢,偶尔去族地里看一眼药材长势。
恩,还别说,蒋氏一家将药材种的挺不错的,绿油油的~
蒋月最近在家捣鼓葛根粉,回春堂那边她让大牛去镇上买肉时顺道问声销路如何,可惜的是,回春堂那边回应用途不大,暂时没什么人问津。
如此看来,她得为葛根粉另谋出路!
巧合的是,大牛二狗,对吃食这块,天生有天赋在里头。
她随口说的东西,经过两个儿子反复琢磨,倒是很快能捣鼓出来。
这不,凉皮凉粉,就被两人给捣鼓出来了。
儿子们提出在镇上支个小吃摊,卖凉皮凉粉的同时,卖葛根粉羹。
蒋月一听,琢磨了一下。
还有三个月,大牛就要迎娶大雪了。
大牛表示不想再动家里的存银了,他想自力更生,早日独立赚钱,为娘减轻负担。
二狗呢,一方面跟他哥一样,有这个念头,其次,他想,若是他在镇上,岂不是可以经常看到芳芳?
兄弟二人一拍即合,来跟她商量了支个小吃摊,兄弟二人齐心协力,赚钱养家!
对于儿子们想创业的念头,蒋月是双手赞成,于是友情资助了调味料,盐、醋、酱油、油泼辣子。
大牛二狗对于第一次做小买卖很认真,为此特地去老宅找爷爷帮忙做推车。
忙碌了几天,爷孙几人,捣鼓出了跟板车差不多大小的推车。
经过蒋月时不时地“提醒”,又加固了支腿,使得板车停靠时,也能保持车身平行。
再就是遮阳棚,这个天气,出门不晒脱皮都奇了怪了。
所谓遮阳棚,其实就是拆了家里坏的雨伞,加了油纸布缝补了洞口,然后用两根竹竿撑在地上,竹竿底下,用绳子绑了两块巴掌大的鹅卵石,以防东倒西歪。
不用的时候,就收起来,放在顶部,用的时候,就撑开,很是方便。
虽然有点四不像,但感觉很新颖,很方便。
考虑到顾客要坐下来吃,蒋月请公爹又坐了两张比传统的桌子更窄的桌子,凳子就是普通的板凳,顶多来两条,再多板车就装不下了。
至于碗筷,蒋月在系统上次里,花了十个积分,兑换了五十只非常老土的那种清花碗,纹路很平常,镇上杂货铺就有的卖。
做小车剩余的边角料,蒋月挑挑拣拣,打磨了几块,请村长帮忙写价钱,回来后找公爹刻出来,再晕染墨迹,这样价钱不必旁人问,一看便知,对于不识字的顾客,也很友好。
明码标价,一分价钱一分货!
一切准备就绪,第一天开摊,蒋月带着女儿,陪着儿子们到镇上走一回。
“草儿坐稳了,二哥要推车咯~”
“咯咯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