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进屋查看的时候,他都已经想好了该怎么使用那些房间了。
只需要喊几个人帮忙,把门头支撑的柱子换了,再把里面的房间打扫干净,弄成药房完全没问题的。
听他这样说,赵保国道:“行吧,就依你。”
反正这地空着也是空着,物尽其用也挺好。
“明天我组织大队部的干部们开个会,大家在一起再商量商量,小林你也来。”
现在林砚池是大队上的干事,村里所有的事情,他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般的村子都会欺生排外,林岗村的人也少不了这种毛病,可是林砚池用实际行动征服了大家。
大队部里就连脾气最不好的刘建民,在他面前说话都是客客气气的。
建药房,制作中药,这些事他们村的人以前想都不敢想,王永年当赤脚医生那会,他可不会管这么多。
没药他就让大家自己去公社和县城买,村里人哪舍得花那个钱。
不管多难受,他们都只能干熬着,熬到病好为止,可想而知,有多遭罪了。
现在林砚池可以自给自足,解决大家看病难,吃药难的问题,他们又如何不同意呢。
开完会的当天下午,赵保国就在村里组织了人,安排大家去把宅子收拾了出来。
得到消息的村民都炸开了锅。
这城里来的知青可真是大胆,连那样的房子他都敢征用。
现在不允许搞封建迷信了,但他们农村的,有几个不信这些,嘴上不说,心里也是憷的,不然那地方也不会荒成那样。
幸好是让大家一起,让她们谁单独过来,她们还真不敢呢。
一起干活的沈红英听到了这些人说的闲话,便道:“人家小林受过教育,有知识,有文化,哪里会跟我们大字不识的庄稼汉一样,净琢磨那些神神叨叨的事。我跟你们说,小林早就知道这地是怎么回事了,他选择这里,就是要用身体行动向大家证明,封建迷信是要不得的。”
村里人对林砚池本人没有任何意见,讨论这事也实在是因为他们忌讳这地,听到沈红英这样说,林砚池在他们心目的形象又高大了。
“咱村上辈子是积了什么福,这辈子竟然能得到这样一个处处为大家着想的林知青。”
“可不是嘛,我早就知道这娃子是个好的。”
“同样是人,也不知道他爹妈怎么就这么会生,我们家大虎怎么就没这么有出息呢。”
旁边的人笑道:“生不出林知青这样好的儿子也没关系,我们还可以招他做女婿嘛。”
这种话题是大家最爱聊的,一个长得胖胖,脸蛋圆圆的婶子问沈红英:“支书家的,你知道林知青今年多大了吗,有二十了不?”
沈红英道:“差不多吧。”
她们家小满二十一了,林砚池整天小满哥小满哥的叫,想来是要小一些的,二十应该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