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身姿清瘦,一袭对襟窄袖布衣,长眉入鬓,颜色浅淡的双唇抿得紧,像是有无尽的愁绪一般。见着元蘅,他只是微微吃了一惊,便搁下手中的经卷,拱手一拜。
是沈钦。
他比过往勤恳读书时还要清瘦苍白,衣着简单,木簪质朴。他给元蘅一种恍惚之感,仿佛这一切还是宣宁二十一年,是两人初相见的时候,
若说不同,也是有的。
他不再像最初那般容易局促,不会因着面前女子与他多说了两句话就耳侧泛起薄红。
游刃有余,不骄不躁。
是这样的沈钦。
沈钦似乎没打算叙旧寒暄,只是冲她得体一笑之后便欲离开。
“沈明生。”
单薄的背影僵在门口。
沈钦本打算此生不再见元蘅了,可是听得这么一声,还是鼻尖发酸。
元蘅不觉间放轻了声音,再度唤了一回:“沈明生……”
在衍州时,她听闻沈钦辞官,其实是不解的。正是因为亲眼看过沈钦这一路走来所付出的,知道他有多珍视自己得来的这一切,才不解。
她所熟知的沈钦那般好强,官至礼部尚书已经是他身为寒门士子所足够炫耀一生之事。日后致仕后衣锦还乡,多顺遂的一辈子。
“哎。”
沈钦没回首,只是应了声。
他几乎将嘴唇咬得发白,才骤然松了弦,转身看向元蘅,但什么都没说。
吩咐人重新上了盏茶。
元蘅没动那茶,只是给他斟罢后推过去。
沈钦尽力维持着面上的得体。
不见局促,只见愧疚。
握着发烫的茶盏,他看着元蘅的一点一丝的变化,终于笑了:“当年在文徽院中,你还是玉面小郎君。如今已然是……北成的次辅大人了。”
“你知道?”
元蘅问。
她没想到沈钦久不在启都,却还能知晓她的近况。
沈钦温和一笑:“没人不知道。”
提起文徽院,元蘅的眉眼柔和下来:“那时我扮成伴读混进去,进不得课舍,只能坐在外面的石阶上偷听里面杜司业讲学。天冷,你分明病着,还给我披了一件外衫。”
沈钦似有动容:“你还记得?”
元蘅道:“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