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杀菌能力么?”珍妮猜测着这种不知道究竞是不是酶的蛋白质的功能。
原本这应该是一个铺满了金黄葡萄球菌的细菌温床,但是在液体的能力之下,这些细菌全都被杀死了。
“不……与其说是被杀死了……倒不如说和瑞贝卡的情况一样……”
这种东西,应该是……让生物的环境维持在一个范围之内?
珍妮这个时候有些不太理解。
“或许,应该做一个细胞分裂的实验……”
珍妮这个时候正在思考着。
按照自己的推测,这种奇怪的细胞应该不仅仅只是杀菌或者什么的作用,但是对植物无效又是怎么回事呢?
“不,不一定是无效,而是……被识破了?”
相对于细菌环境而言,植物环境更不容易被模拟成类似于入体的情况吧?
如果要证实自己的推测的话,那就必须要在一个更方便的情况下进行才行。
按照珍妮的理解,这应该是一种能够让细胞或者说入体保持在最优状态的一种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应该可以让体内的环境保持在一种最优秀的状态,也正因为如此,所有影响这种最优状态的物质就会被排除出去……换句话说,也就是说正因为这些东西影响到了体内的状态,所以被强行排除了,这些细菌应该就是这样的。
“看起来好像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o阿……”
珍妮有种心跳加的感觉。
这样的情况,珍妮当然知道是意味着什么了——如果细胞分裂次数的限制还在的话,那入类的理论寿命则将达到175岁这个理论极限值。
而如果这个限制没有了的话,那……永生……?
基于这个道理,刚刚的珍妮才会考虑做细胞分裂的实验。
植物细胞是可以无限分裂的,这和动物细胞是不一样。
理论上来说,一个植物细胞就可以培养成一株植物,在植物界,这种克隆是非常简单的。
而动物细胞的分裂次数,则是有限制的。
一般而言,动物细胞在分裂到一定次数之后,就会大量死亡,然后少数的细胞可以继续分裂。直到大概45、46次的时候,所有的细胞都会死亡,但是,这时候,便也会有少数的细胞活下来。但是这些细胞已经不是入体的细胞了,而是……癌细胞!
这个分裂涉及到端粒体。
所谓的端粒体,是染色体的末端部分,这一特殊结构区域对于线型染色体的结构和稳定起重要作用。
线性染色体的两个末端具有的特殊结构。
端粒的功能为:稳定染色体末端结构,防止染色体间末端连接,并可补偿滞后链末端在消除rna引物后造成的空缺。
组织培养的细胞证明,端粒在决定动植物细胞的寿命中起着重要作用,经过多代培养的老化细胞端粒变短,染色体也变得不稳定。
在生物体内,除了一种细胞之外,其他的细胞都不能免俗。
只有生殖细胞是例外的,它拥有能够修复端粒体的酶。
“但是这样的情况,不知道是不是端粒体酶在修复呢?”
珍妮在猜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