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弘晴此言,老爷子还真就来了兴致,眼中精光一闪而过,笑呵呵地虚抬了下手,和煦地鼓励了弘晴一句道。
“皇玛法明鉴,我朝素来以仁孝治天下,孙儿能沐圣恩,自不敢忘本焉,若能得与阿玛及额娘就近毗邻,使得孙儿能日日奉孝膝前,实大幸也,还请皇玛法成全孙儿之一片孝心。”
弘晴一躬身,一脸诚恳状地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嗯,晴儿能有此孝心怕不是好的,此一条,朕看可行,就封尔为仁郡王,准尔与父母同住,待得日后再行开府建牙事宜。”
一听弘晴这般说法,老爷子自无不准之理,没旁的,此举既能酬弘晴之功,又能确保三爷一方不会出大乱子,怎么说都对平衡朝局有利,老爷子自是不会含糊,也没管下头人等是怎个反应,直截了当地便准了弘晴之所请,当场封了弘晴为仁郡王。
“皇玛法圣明,孙儿叩谢皇玛法隆恩!”
老爷子这话一出,就等于弘晴平白捞了个郡王的头衔,哪有不赶紧谢恩的理儿。
“晋卿对朕的处置可有甚异议否?”
老爷子笑着虚抬了下手,示意弘晴自行起身,而后又将目光转回到了李光地的身上,似笑非笑地发问了一句道。
“陛下圣明,老臣感佩不已,只是老臣还有个提议,还请陛下垂询则个。”
李光地提议弘晴封王之本意是要分化三爷父子,可却没想到弘晴会玩出了这个手偷梁换柱的把戏,有心想要反对么,老爷子的金口都已是开了,这会儿要是再有异议,那可就有不识抬举之嫌了,李光地自是不会去做那等傻事,也就只能是打落牙齿和血吞,心中当真憋屈得够呛,不过么,却并不肯就此作罢,一计不成,立马又再卷土重来了。
“晋卿有话只管说,朕听着便是了。”
能如此顺利地了结了一桩麻烦事儿,老爷子的心情显然是不错,并未见怪李光地这等有些不知进退的强出头,笑着便准了其之所请。
“陛下明鉴,老臣若是没记错的话,仁郡王是康熙四十三年到的工部,到如今,已是八个年头了,期间建树颇多,硕果累累,却是令人钦佩,然,老臣却以为若是仁郡王再去工部,实有大不妥焉,理由有二:其一,工部者,国之重器也,长期把持于一人之手,非社稷之福焉;其二,仁郡王乃社稷才也,文武兼备,长期拘于一部,实于成长不利哉,故,老臣以为当轮转它部为宜,此老臣之浅见也,还请陛下圣裁。”
李光地今儿个可是铁了心要往死里坑弘晴一把的,概因错过了今日,再想撼动弘晴的地位可就难了,没见弘晴如今都已是郡王了么,再加上其对工部的掌控力度无比强大,旁人要想插手其中怕是连门都没有,有鉴于此,哪怕会惹来老爷子的猜忌之心,李光地也顾不得那么许多了。
“皇阿玛,儿臣以为安溪老相国所言正理也,于公于私,仁郡王轮转其它部门都是不二之选择,儿臣肯请皇阿玛明断。”
李光地话音刚落,不等老爷子有所表示,九爷已是大步从旁闪了出来,高声附和了一把。
“皇阿玛,儿臣也以为安溪老相国所言大善,仁郡王既是文武双全,就该有更大之发展才是,各部轮转或相宜焉。”
“皇阿玛,儿臣也以为安溪老相国所言不差,肯请皇阿玛圣裁。”
“皇阿玛,儿臣以为仁郡王多才多艺,非一部一司可限制者,长期置于工部,确非善策,还请皇阿玛明鉴。”
……
九爷的出头显然就是个信号,旋即便见四爷、八爷、十爷、十四爷全都跟着站了出来,皆是力挺李光地之建议,而反观三爷一方,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之下,一时间还真就没了头绪,有心反对也找不到个恰当的理由,只能是在一旁面面相觑不已,朝议的舆论倾向显然对三爷一方大为的不利。
切,没出息,玩来玩去都是釜底抽薪这么一招,浑然没半点的新意,无聊!
四爷与八爷的联手架势一出,三爷一方的阿哥们这会儿都茫然不知所对,可弘晴却是丝毫不以为意,没旁的,这一幕也早就在弘晴的预料之中,至于应对之策么,弘晴心中也早就有谱了,不过么,弘晴却是并不打算急着出言反驳,而是静静地等着老爷子的发问。
“晴儿对此有甚看法么?”
还别说,老爷子真就动过让弘晴挪挪窝的想头,倒不是对弘晴把持工部有甚不满,而是真心想要历练弘晴一番,甚至考虑过将素来不许于人的吏部交给弘晴去打理,换而言之,李光地先前的封王提议以及这会儿的让弘晴挪窝之建议,都是老爷子心中早就存着的想头,正因为此,尽管明知李光地这是有意在为难弘晴,老爷子也并不是太过在意,只是并未急着下个定论,而是慎重其事地又将问题抛给了弘晴。
第501章 预料之中的阻击(三)
老爷子尽管没表态,可将问题抛给弘晴的举动本身就已经是等同于表态了,那意思便是老爷子并不反对将弘晴调出工部,这么个意思一出,大殿里立马便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等的目光齐刷刷地全都聚焦在了弘晴身上,都想听听弘晴对此又能有个甚说法来着。
得,老爷子还真就意动了,头疼!
只一听老爷子如此问法,弘晴立马就猜到了老爷子的心思所在,虽是头疼不已,可也能理解老爷子的想法,没旁的,彼此站的高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也就不同——于弘晴来说,稳固住工部这个基本盘,乃是立足朝堂的根本,纵使将来老爷子真改变了立储的意愿,己方也能有一搏之力,不说多,光是工部制造出来的武器弹药拖将出来,随随便便就能武装出十数万大军的,还真就不怕四爷、八爷等人能翻了天去,当然了,这等心思那是万万不能宣之于口的;而对于老爷子来说,让弘晴到各部去历练上一番,显然是培养接班人的最佳方案,至于会不会出现朝局翻盘的事么,老爷子却是压根儿就没考虑过,此无它,老爷子可是自信惯了的,在他看来,一众儿子们就算是蹦跶得再欢快,也断难翻出五指山去,正是出自这等自信,老爷子才会有着让弘晴动上一动的心思。
“皇玛法明鉴,安溪老相国与诸位叔叔们皆是一片好心,孙儿感激不尽,然,所谓术业有专攻,孙儿之志只在工部,且眼下工部诸般产业之布局方才展开,孙儿也不愿在此关键之时离开工部,还请皇玛法恩准。”
头疼归头疼,老爷子有问,那可是迁延不得的,弘晴也只能是飞快地组织了下语言,满脸诚恳地婉拒道。
“晴儿这话可就说得不妥了,我朝文风鼎盛,人才济济,栋梁材比比皆是,能主持工部大局者怕是不少罢,晴儿大可放心去各部历练,工部诸般事宜断不会出身岔子的,晴儿若是能历练出来,实是我社稷之福也。”
弘晴话音刚落,不等老爷子有甚表示,九爷已是笑呵呵地从旁插了一句,一派为弘晴着想之模样。
“着啊,九哥这话说得对,晴儿此番远征东瀛,一去便是经年,不也没见工部有甚乱子不是?嘿,依我看啊,弘历这小子也不错,是该让其也多历练上一番,如此方可显我天家子弟人才辈出么。”
九爷话音一落,十爷立马唱双簧般地叫了声好,大大咧咧地便扯了一大通。
“皇玛法明鉴,孙儿自前年到了工部,一直以晴兄为学习之榜样,蒙晴兄不弃,多有提携,孙儿长进不少,愿为晴兄解后顾之忧,还请皇玛法恩准!”
十爷方才刚提到弘历,弘历便即从队尾冒了出来,一派慷慨激昂状地便自请了起来,这等配合不可说不默契,毫无疑问,四爷与八爷一方压根儿就是套好了的,若不然,步调又岂能如此之合拍。
弘历此言一出,正蹦跶得欢快的九爷、十爷立马便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等的目光全都瞧向了老爷子,很显然,这就是要逼着老爷子作出个决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