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夭夭抬手,在房间里面截取了一段文华,对宁辰道:“这些文华是100份。”
宁辰感受了一下,然后又计算了一下自己所拥有的文华。
然后又在心里面吐槽了一番道尊。
必须得说,儒生给的是真的多。
就刚刚那一波,儒圣送给宁辰的文化,就有整整一千万的文华。
一千万的文华,蕴养一篇圣级的文章都够用了。
儒圣给了一千万,秦家那边抢来的有八百万文华了。
如此算下来的话,宁辰理论上是可以蕴养十八首圣级的诗词。
十八首看上去不少,可是实际上跟宁辰庞大的诗词和文章储备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不说其它,就宁辰兑换的唐诗三百首里面,圣级诗都有多少了。
所以看上去多,实际上宁辰却是要好好的思考一下,先用那个诗才好。
保命肯定是第一要素。
想了一会,宁辰果断的选择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这首诗虽然是写人的,而且武朝也没有什么杜少府。
不过因为只是记录在宁辰浩然正气书里面,又不用示人,所以完全不需要管武朝的历史如何。
而之所以选择这首诗,是因为这首诗里面的那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绝对是保命的大杀招。
一百万的文华砸下去,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直接镌刻在了宁辰的浩然正气书上。
一下子少了一百万文华,宁辰的浩然正气书也没有那么的膨胀。
这首诗成之后,宁辰感受了一下诗能带来的能力,也是非常的满意。
这首诗的能力,跟宁辰想的完全一样。
宁辰只需要提前锚定一个,跟自己相熟相知的人,然后凭借这首诗的能力,可以直接把宁辰带到他的身边。
这样一来,就算是白夭夭因为某些特殊原因不再宁辰身边。
宁辰也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到白夭夭了。
至于这首诗的限制,只跟宁辰所有的浩然正气的数量有关。
只要浩然正气充足,做到天涯若比邻,完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宁辰估量了一下,以自己现在浩然正气的数量来估算的话,十里之内不管白夭夭在什么地方,宁辰都能瞬间抵达。
这首诗搞定之后,宁辰直接开始镌刻第二首《侠客行》。
这首诗本来就是宁辰的拿手杀招,所以必须要镌刻才行。
又是一百万的文华砸下去,这一首侠客行,也被成功的镌刻在了上面。
《侠客行》镌刻之后,宁辰又看了一眼,前面的天涯若比邻。
把两首诗放在一起看,宁辰很快就想到了一个非常神奇的互动。
这两首诗放在一起用,完全是一个完美的大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