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脸横肉和尖嘴猴腮功利心思更重一些。他们一直跟踪在后面。直到看见这些人是真的去了平安药厂的大门口。朝着这门卫出示了工牌把汽车开进去了。
晋华和华新的工人总的加起来,倒是也和平安是差不多的,然而利润和名声。那就完全没有可比性了,所以坏人们一时半会也没有办法,只好灰溜溜的回家。
事情当然是不算完,纺织业的大佬们不来硬的来软的啊,很快打听到了鸭舌帽们的来历底细,那天的鸭舌帽可是去巡捕房喝过茶,也跟房东的听差闹过意见的。
硬的不能来,软的他们也非常擅长啊,伸手不打笑脸人。纺织业大佬们的帖子流水一样送到平安药厂的门房里。
鸭舌帽们被这些拜帖也是闹得烦了,所以花了些钱,一天一封电报的发到东北去问吴九山的意见。
这个时候吴九山还坐着轮船在海上漂那。
大佬们送拜帖去平安药厂寻访染布奇才,上海的大小报纸编辑们立刻也得了消息,想要采访。其实上关于平安的事,大小报纸们也是早有点认命了,新闻虽然天天有,但是采访到本人的可能太小。
所以有些报纸的编辑和记者干脆连药厂也不去,直接去找自己惯有的小渠道,找报纸的撰稿人们,撰稿人们有的是真有点可以打听的小门路,我二舅的邻居的大表姐她家的孩子在药厂了做工,还是个小头目那。或者也有些撰稿人是关门闭窗、万事不问,全靠一支生花妙笔胡编乱造。编的再离奇,民间也是会有人信的。
《山东先生发明除霉染色剂》
《山东先生贩卖彩虹布》
除霉染色剂和彩虹布虽然吸引眼球,但是无论如何也不敌山东先生几个字有广告效果那,这样写报纸的标题才够吸引眼球。
……
张公馆里,张太太要负责处理东北高校长送来的特产,该收仓库的收,该送人的送人。她的私人厨子还推荐了一大串擅长料理东北野味的厨子,所以还得写帖子请也挺累的,幸好黄小姐们每天都过来报道给她撒娇凑趣。
张太太过的倒也有趣,这天一个黄小姐拿着报纸说笑:
“也不知道这个彩虹布是个什么模样?是轻纱一样,飘飘摇摇的?”
张太太笑:
“你问我可就是问对了,我正好知道,其实就是普通的洋布吧,听说是结实耐磨的,小户人家才买来穿的。”
黄小姐们围着姑妈问:
“姑妈见过?”
张太太摆手:
“我倒是没有见过,听说见过的人也已经很多了,就是你们姑父,不是天天去平安药厂那边帮忙记账吗?他说的,他收到几个纺织厂老板的帖子。”
“原来是这样啊!”
黄小姐们失去了兴趣,又纷纷追问起其它的:
“真的要杀鲟鳇鱼吗?”
张太太说:
“这边的水并不好养那鱼,所以活到现在也不容易了,所以厨子说,还是杀了的好。”
黄小姐们眼睛亮亮的:
“那样一条大鱼,可是要办一场大宴了?”
张太太很倚重侄女们:
“你们有什么好注意?”
……
等到晚上,张家大爷回来,张太太也凑到他身边问:
“你说那个彩虹布的新闻,现在怎么样了,那几个年轻人你见过没有,长得怎么样?”
张家大爷坐在床上,把眼睛微微的眯起来想了一下,才评论说:
“看着都是精气神旺盛的孩子,也十分讲究恭敬礼貌。”
张太太挨着张家大爷在床上坐了,用胳膊撞击一下她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