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康熙末年,直至康熙去世,胤祥也没得到什么机会的原因之一吧。
胤祥在康熙一朝可谓经历了大起大落,有过辉煌,更有过落寞。康熙前期胤祥得到了开阔眼界的机会,在康熙后期胤祥更是在长期的压抑当中磨砺了自己的性情,他在康熙朝受到挫折抑制后,对政治权力的残酷有所认识。
也因此,胤祥在康熙朝虽然处境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却为日后在雍正朝的有所作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比十三爷在雍正时期得到盛宠的经历,董鄂瑾想着……九爷如今已然干脆的退出八爷党,算是世人皆知了,而且又是堂堂正正、坦坦荡荡的退出来的,想必四爷对九爷的看法也有所改观。
她也不求九爷能在雍亲王登基后如十三爷胤祥那般圣宠不断,她只求他平平安安的就好了。
而往后的事儿……还有两年时间,如果她突然消失,或者病逝,以糖糖至纯至性的性格,怕是会发疯吧?
董鄂瑾微微皱眉,开始了每天敲系统君一百遍。
都已经宕机三天了。
败家系统就没有投诉部门吗!??
……
年底之际,爆发了文字狱。
整得九爷原本想懒懒散散一直拖到过年再开始新生活、新气象呢,也懒不得了。
他名下的书斋、书馆最多啊,虽然书局不挣钱,但好歹是个雅事儿,装装门面也是可以的,再说,全国上下近五千家书店,具都是赫赫有名的,若同时因文字狱关了,他这得少多少笔进项啊!
于是乎,眯眼昏睡了几个月的小狮子九爷骤然苏醒了!
并且主动跳出来要接管案子!
原本这事儿是落到三爷头上的,但皇上又考虑到皇三子本就是读书人,怕是会手下留情,放过那些作恶之人,便将事情交给了皇四子。
四儿子胤禛为人严肃,不讲情面,之前处理讨债的事儿便处理得不错,如今读书人的事儿他也从未参与过,处理此事最好。
四爷心中复杂,其实不愿意接此事。
审理《南山集》一案,看似简单,但顺治爷年间爆发的文字狱惨案历历在目,文字上的事儿一旦有为,就绝不是擦掉抹去一两个字,或者单单惩罚某个人就能解决的。
这背后必定要牵扯出一堆人,接下来便是有一个文字狱的惨案。
皇阿玛虽以仁为政,可“反清复明”一直是自太祖以来历任帝王最忌讳的话题,谁碰了,就是自寻死路往刀尖儿上扎。
而他若是接手此事,即使他再公正,也免不了会牵扯无辜,定会受人诟病,且文字狱岂是那么好查的?
判断标准更是模糊,还保不齐有人会借此机会处理敌党,趁机诬告做乱。
又是一个吃力不落好的差事。
四爷十分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