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复殿。。。。。。
迁都是个大事,更关乎国运,文武大臣显得有些意外。
赵官家微微一笑,然后十分肯定的说道:“没错!朕就是这个意思。”
“临安、建康都是偏安一隅的表现,地理位置不足以威慑天下,当初是无奈之举更是时势所逼。朕当然想过要迁都汴京,但汴京虽处中原却无险可守,不足以威慑北境。且汴京的皇城早已经不复存在,修复的钱财足可以再打造一座新城了,朕思来想去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因此,朕要往北再筑新城!”
枢密使江万载说道:“陛下,您的意思是新的国都应当选择在黄河以北之地?”
“嗯。朕现在要选的不单单是国都,更是一个帝国的帝都。何为帝都?朕以为当是古今未有之规模和气势。我大宋要崛起,必然以全新的面貌立于世界!”
赵官家接着说道:“大宋懦弱三百年,所以朕要建立的不仅是一个崭新的大宋,更是一个屹立于世界东方、前所未有的强大帝国!”
赵官家的对于宏图霸业的设想,使朝廷顿时安静了好几秒。
很多大臣不敢想象。
他们想象中的强大,或许就是仅限于收回失地、征服外围番夷,仅此而已。
或许,这过去的几百年早就让他们忘记了什么是万国来朝的霸气。
毕竟是三百多年的屈辱史,这也不能完全怪他们。
吕文焕说道:“启奏陛下,幽云十六州沦陷已久,恐不适宜作为都城所在之地。况且幽云十六州外围为外族所环伺,一旦有失,靖康之耻的悲剧恐怕会再度发生啊!老臣恳请陛下三思!”
“臣附议!”御史中丞魏水禾说道。
“臣附议!”
。。。。。。。
接连有好几个大臣站出来表示反对,这在赵官家的意料之中。
在他们看来,赵官家这是在冒险。
不过赵官家的神情并没有什么变化,他说道:“朕方才说过了,华夏历来之外患在于北,只有重心向北转移,才能改变这个千百年以来的格局!况且,幽州三面环山,东面又临海,这是独天得厚的地利!”
“江南虽好,可是不值得我们长住啊!难道诸位舍不得这温柔乡嘛?”
“巍巍华夏,泱泱九州,大宋的崛起,那就一定要远迈汉唐!如果不是这样,我们的努力、将士们的鲜血岂不是要白白牺牲?”
文武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知道赵官家决定了的事那就基本改变不了了。
如今的朝堂风向早就变了。
陆秀夫看向宝座上的赵大老板举牌说道:“陛下所言极是!臣支持陛下的决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陛下如此魄力,实乃江山社稷之福啊!”
吴为说道:“天子守国门,这从未有过!陛下,如我大宋之京师在北,将来一定能够压住北境各番族。或许,我大宋就此能够彻底解决华夏千百年来的边患!”
参知政事陈文龙说道:“启奏陛下,臣也觉得迁都幽州利大于弊,反而有利于对北境的统治!陛下想常人不敢想做常人不敢做之事,实乃是陛下振兴华夏之决心和魄力!”
接着,又有几个大臣站出来表示支持。
“朕意已决,帝都必然定于幽州。另,去掉大名府北京之名号,即刻起北京之名当冠于幽州!”
赵官家看向队列中的工部尚书,喊道:“尤卿!”
尤胜宗一听赵大老板这口气准是来活了,百分百的事。他连忙站出:“臣在!”
“你且动身跑一趟北京,带上最好的设计师,与东路军副帅叶李着手勘察地形、设计、图纸等前期准备工作。此次营建帝国之都,叶李为总指挥,你为副总指挥!”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