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然,这一刀,必然将他的腹部斩穿,那就神仙难救了。程乙桐在又庆幸又惊喜之余,语无伦次地道:“这就好,这就好!”
他亲自扶着司城建元去寝殿休息,又亲自守着,半个多时辰后,消息传回,五个刺客逃走两个,格杀三个。没有活口。这三具尸体身形略矮,手中的武器特别,招式怪异,不似中原武林的武功,暂时还不知道来历。
司城建元在寝殿里休息好一会儿才缓过来,罗凯安,程文皓,卢星等人已经睡下了,听说之后,也各匆匆而来。司城建元又惊又吓又有些内伤,疲惫不堪,但是,他仍然道:“你们觉得,这是哪方派来的人?”他迫切地需要知道,到底会是哪方的人派了杀手来对付他,而且还是派的这样的高手。
罗凯安想了想,道:“应该是京城方向的人!”
程文皓沉吟道:“虽然京城与锦州方向都有可能,但是,锦州方向那人必然不会这么忌惮王爷,在他们眼里,最忌惮的应该是齐王,因此,应该是京城来人。”
卢星道:“不用猜,一定是京城方向来人。由此也可以确定,王爷应该是天命所归之人,所以引起京城那人忌惮!”
三人意见难得一致,这和司城建元自己心中的猜测也差不多,他心中暗暗发恨,竟然派人来刺杀他?司城丰元,你占据京城,害我只能在青州苟安。我要不把你扳倒,我司城建元的名字倒着写。
第584章 军营哗变
司城建元遇刺的时候,燕州的日子并不平静,司城玄曦与荆无言虽然把陈东锋杀了,而且那份军报上报京城之后,司城丰元当着满朝文武百官,不能明目张胆颠倒黑白,而发下一道由他暂领镇东军的命令。
但是,镇东军是陈东锋多年经营的旧部,主帅被杀,很多部将不满不服,心怀怨恨,如果司城玄曦不是烈炎战神,不是曾经有赫赫威名,也许早就镇不住了。何况,司城玄曦要的,不只是这十万将士,还有伍俊鹏的兵马,而伍俊鹏,还被司城玄曦关着。
燕州驻防地离边境原本也不是多远,主帅被关的事,很快就传了过去,不过,荆无言在这之前,已经拿着从伍俊鹏身上搜到的信物,先接掌了驻军,只是这消息传到,对荆无言就极不利起来。幸好荆无言武功高强,将出头闹事的将领一举制服,又道伍俊鹏并非是被抓,而是见边关军情紧急,正协助边防。燕州驻防军在军情紧急时协助边防,倒也是说得过去,那些将领半信半疑,既有伍俊鹏的信物在,边关又告急,副将便带着大军前去一探究竟。
而西启军却没有给司城玄曦多少时间,于子林亲率大军压境。
这是西启原先锋二十万大军和一百万大军的会合,整整一百二十万,这于子林大军驻在皎月院边关的辽源,三原,川原三县,大军甫一到时,立刻下令曲海峰率部出战,真正是雷厉风行,兵贵神速。
斥候消息传回,最多两日,曲海峰部就将直抵崇昌岭,不过四日,必然兵临隆息县外城驻地。众所周知,东夏的军队早就退到隆息县,等于是早已把崇昌岭的四百里土地放弃了,那里除了地势曲折,山险地恶之外,几乎算是一马平川。
而这时,镇东军里正闹得不可开交。
司城玄曦并没有把他带来的八万人马和镇东军合兵一处,所以,镇东军还是原属原部。不是他不想整合军队,而是现在战事在即,若是整军,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于整体作战不利。
然而,这样的风险也极大,这些个镇东军旧部,可都是司城丰元的人。虽然陈东锋已死,可谁也不知道下面将领中还有多少是司城丰元安插的人,这些人随时可能给大军带来灭顶之灾。
时间紧迫,司城玄曦不得不这么做。
听到斥候传回的消息,司城玄曦走到地图前,还没来得及细看,莫松来报,右翼军前军发生骚乱,情况一发不可收拾,现在右翼前军大营已经混乱不堪。
司城玄曦已经把所有的力量统编在一起,他的八万人马是中军,陈东锋的十万人马分为左右两翼,左右两翼又各分前翼军后翼军,一听说是前翼军,司城玄曦就知道,这闹事的,最少有两万人。
荆无言不在,司城玄曦只得放下手边的事,直起腰来,随手从书案上抓了个黄黄的东西,道:“去看看!”
见司城玄曦竟准备单人匹马前去,莫松迟疑道:“王爷,还是聚齐亲兵吧!”
司城玄曦久没带兵,以前的亲兵也早已经遣散,这次不过一百名亲兵,还因为形势特殊,被他分派了五十名到各支队伍里,便于了解掌握各个队伍的情况。现在他的亲兵团,也就五十人而已。
这一百名亲兵以莫朗为队长,其中有二十名莫姓,这莫姓当然不是本姓,而是当年从胶东战场下来,幸存的一些和司城玄曦出生入死过,被司城玄曦救过命的士兵,他们感动于司城玄曦身为皇子,竟冒生命危险相救一个小兵,自愿改成莫姓,成为司城玄曦的亲兵。意思是这命已经不是自己的,而是属于燕王的。后来司城玄曦不带兵,他们也都分编各处,只有少数退了役,成为司城玄曦王府里的侍卫,就是现在司城玄曦身边的亲兵。
当初改为莫姓的兵士有三百多人,最少的也被司城玄曦救过一次命。若是燕王一直带兵下去,这三百多人绝对会是最强最可怕的一支力量。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在战场上九生一生搏杀到最后的,身手,心性都是极为出色的,又是同一条心,都是热血男儿,三百多人的力量,可不是一般的三百名士兵可比。
司城玄曦道:“不必了!”带着亲兵去又怎么样呢?这一去若是要打起来,五十多名对几万,那也如湖泊之中一滴水;若是打不起来,更不必要用亲兵以壮声势。
两个人两骑马,快马加鞭往右翼军中赶去。
右翼军这支哗变的右前翼军共有两万多人,正是镇东军旧部,他们嚷嚷着司城玄曦阴谋算计,杀害陈东锋,要为陈东锋报仇。其时右前翼军正在军营之中,那个偏将站在点将台上,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鼓动着右翼军的将士们。
这偏将叫洪希明,是陈东锋一手提拔起来的,自然对陈东锋忠心不二,也是司城丰元的人。在陈东锋死后,他不止一次想要鼓动治下将士们作乱,只是司城玄曦和荆无言刚开始接手之时,手段强硬,动作快速,把他们反应的机会扼制了。但没料到,司城玄曦竟然仍然启用原部将领为将,并没有进行撤换。
也不是司城玄曦不想撤换,一是暂时没有合适的人手,二是大战在即,临阵换将,影响军心。虽则这样的哗变更影响军心,但是这种风险,却是不得不冒的。
司城玄曦两骑到时,正听见洪希明大声道:“各位兄弟们,大家沙场浴血,奋勇杀敌,难道没有死在战场,反倒要死在小人手中吗?陈将军镇守西陲,一直稳如磬石,西启军多少年不敢相犯,可见陈将军治军有方,带兵得力。镇守西陲,这可是大功劳,天下哪有功臣竟然要枉死的道理?难道这天下就没个说理的地方了吗?哪怕他身为王爷,但也不能无故枉杀功臣,大伙说是不是?燕王这是在寒众将士的心啊。我们不要这样的人做元帅,陈将军无辜被害,我们要为他讨回公道。”
洪希明的心腹杂在人群中,大声鼓嘈:“正是,陈将军冤枉,陈将军死得冤枉啊!”
洪希明大声道:“咱们打到军辕去,为陈将军讨回公道!”
这些将士们都是热血之人,尤其是那些底层的将领和兵卒们,虽则平时未必能与陈东锋说上一句话,他们不清楚上层的那些勾心斗角,也不明白权势倾轧中的弯弯道道。有的只是一腔热血和血性,但是,一旦听说主帅竟然是被无辜害死的,顿时人人热血沸腾,气愤填膺,大声呼喝:“陈将军死得冤枉,为陈将军讨回公道!”
洪希明大声道:“为陈将军报仇!”
“为陈将军报仇!”
众将士大声响应,虽则并不是所有的前翼军都已经齐集,但也有一万多人,一万多人同声之威,真是声势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