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是他极其有才,却不受重用,所以心里难受。
写完信件后,云舒便在研究历史书籍,还有最近国家的情况。
就像是他之前说的,古代政治能够稳固,就是靠着一个礼乐不崩坏。
先帝那么一搞之后,那些以为自己有些能耐的官员,全部都一个个从四面八方冒了出来。
如今是乱世初现的征兆,朝廷的威严已经削弱,唯一能够恢复尊严的办法,那就是靠自己的双手夺回来。
除了南方各地战乱四起之外,更大的威胁其实是北方另外两大蠢蠢欲1动的藩镇。
北方原本有三大掌握兵权的藩镇,之前就是其中一个强势来袭。
当初周帝调兵的时候,曾经向那两个藩镇要求过让他们出兵,然而那两个地方的领导者却以自己也需要兵力护卫自己的城市,而没有办法出兵,给出了这样让人无语的接口。
如此看来,就能够很清楚,北方三个藩镇,没有一个是跟中央朝廷一心的,如今北方另外两地肯定也有意获得更多的土地。
只是他们肯定害怕在自己出兵面对朝廷的时候,自己的地会被另外两股势力侵吞,尤其是土地、人口、军力、经济,都最强的那一藩镇。
据云舒所知,最近他们另外两个藩镇,都在互相加强经济、农业的来往,说明他们即将要交好。
很可能要立个什么盟约之类,约定一方有难,另外一方无条件支援。
云舒猜测,只要他们能够完成盟约,必定也要试试看南下的。
转眼已经秋季,今年的冬天只怕又要不太平。
然而云舒对此只是有些紧张,心态并不如之前北方藩镇带兵南下那样的躺平心态。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现在的京都已经不是往年先帝在时的那个京都了。
至少朝堂内没有奢靡风气,他提出建议,皇帝就能够接受,实施的也很快,加上士兵都被历练过,他们调兵也十分容易。
这些条件告诉云舒,别说他觉得北方打不到京都,哪怕就打到了京都,他们打不进城来就会被赶走。
云舒将这些想法都整理好之后,过了一段时间,在跟周帝和几位受重用的大臣在议论事情的时候,就把他的考虑都说了出来。
或许是之前被北方撵着走,很多大臣对北方藩镇都有了心里阴影。
因此有些大人听到云舒说北方还会打过来的时候,表情明显的十分愤怒,像是想要报仇,将敌人撕裂一般,文官眼里都带上了武将的杀气。
“那就让他们来!如今咱们调兵快速,直接西北、南方都可以调度,只要他们敢打过来,就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这次我们可不会再窝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