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爱妃莫要哭了,朕不是不帮你表哥。”
“而是曹斌自有谋划,你表哥只要做好本分,听令而行,自有他的功劳。”
“谁知他贪心不足,自作主张,朕不罚他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说着,他从身后锦盒中取了一份奏章,递过去道:
“你看看吧,这才是谈判的真相。”
潘贵妃接过奏章,越看越惊讶。
这是曹斌给皇帝上书的全部计划,虽然只是初步设想,却与龚良臣信中的谈判截然不同。
她发现桌上谈判不过是表面文章,真正的争斗却在千里之外。
这计划里,不仅涉及江南摩尼教叛乱,甚至曹斌还打算暗中挑动辽国部族造反,煽动西夏、高丽、回鹘劫掠辽国边城。
一道简单的奏章,却是以天下数国为棋,争锋相对。
“这、这一场简单的谈判竟牵涉如此之广?”
潘贵妃惊骇异常,有些不敢置信。
皇帝点点头道:
“虽说朕也想尽快与辽国和谈,但却不能不争,让曹斌尝试谋划。”
“若曹斌最后也只是达成如此条件,朕能接受。”
“却不该是你表哥用来邀功,
你明白吗?”
潘贵妃有些苦涩得点了点头,到如今,她不得不承认,表哥并不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有什么惊世之才。
一个谈判,就与别人对比出了天差地别。
自己还差点因此惹恼皇帝着实有点烂泥扶不上墙。
三月初五日,朝廷发明旨。
任命曹斌为两浙路观察使,暂领两浙军政、财赋、民俗,总管江南诸路兵事,江南震动。
武松、鲁智深开始正大光明地以曹斌的名义,帮助卢俊义在杭州争权。
三月十五日,润州知州等十余名江南官员派人入京行贿,曹斌坦然接受。
十七日晚,包拯独自拜访忠靖候府,劝说曹斌未果。
二十日朝会,包拯弹劾曹斌收受贿赂,建议罢免他江南差遣。
皇帝大怒,认为包拯毫无证据,诬蔑朝臣,夺开其封府尹之位,贬杭州通判。
罢王延龄首辅之位,任尚书左丞,命潘仁美知枢密院兼领尚书右丞,与王延龄同掌政事堂。
从此,朝中再无首辅,皇帝耳边也清静了不少。
同时,潘仁美被重新加封为太师,一时间,颇有权倾朝野的威势
二十三日,曹斌入宫陛辞,送上六颗护心救命丸,得赐“御制宝剑”一柄。
为了防止皇帝突然挂掉,他直接将纨绔点数用完,才刷出十二颗救命丹药。
只要皇帝不是油尽灯枯,这六颗丹药足以保证他的性命。
二十四日清晨,汴京城门打开不久,忠靖候府的车队就已经出发。
正在指挥车队出城,包拯也骑着毛驴,带着几个随从走了过来。
曹斌笑道:
“哈哈,没想到包大人也是今日赴任江南,怎么没带三口御赐铡刀?”
此时,包拯满脸郁闷,不想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