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官场隐身豪富 李老六 > 第1024部分(第1页)

第1024部分(第1页)

午阳问:“针对这种差别,你准备采取什么措施?”

黄可说:“以前学司机、车工、钳工,都是要学徒3年,还要给师傅端茶倒水,现在一个初中毕业生,学了3个月,就可以生产产品,拿正式工人的工资了。我们的措施,就是招聘一批车、钳、刨、铣、锻的八级师傅,对新招收的工人进行传、帮、带,达不到师傅的要求,不能单独上岗。”

午阳说:“对,这样对保障你们产品的精湛,肯定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徐正良说:“黄总,其他工种你这样做,是完全有必要的,可锻工,都是机器锻造,有什么区别吗?”

“徐哥,这里面区别大了。同样一块钢材,锻打50次和100次,生产出来的材料,是有根本的不同的,锻打次数多了,含杂质就少了,结构紧密了,抗疲劳的强度就高多了,生产出来的机器设备,就不容易损坏,使用寿命长多了。”

徐正良笑笑说:“这里面的门道还真多呢。黄总,这些东西,是你们研究出来的吗?”

“不是,这些摩托车是买来的,是国外已经在市场上有卖的产品。其它电动汽车、无人驾驶飞机、双体船,都是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买来的,有的产品,我们是连研究人员一起挖过来的,现在我们的研究院,有归国的研究员280多人,外国籍的科学家40多人,他们都是站在各学科前沿的人。”

徐正良问:“招聘他们,条件不低吧?”

黄可笑笑说:“那是当然的。不过,我准备用生产摩托车这一个项目,就将所有的科研经费都赚回来。”

午阳说:“这是博斯豪斯摩托车,这是奔驰,这是宝马,你怎么靠这些赚回科研经费呢?”

“老板,渌江市有一家生产雅马哈摩托车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显示已经亏损两年,实际上已经亏损多年,到了资不抵债、摘牌的边缘了。我从去年底就安排财务信息部开始收购其流通股,到今年三月底,我们已经收购了其流通股的八成,6400多万股。”

徐正良说:“黄总。你真是财大气粗呀。”

黄可说:“股价平均只有两块七,才花了1。8亿多,这不算什么大事,也不难。难的是谈判。”

午阳问:“是跟那家上市公司董事会谈判吗?”

“跟他们谈判是一个方面,还有跟博斯豪斯、奔驰、宝马几家公司的谈判。首先要达成跟他们合作生产的协议。取得他们的生产许可,然后再改造这家摩托车企业的生产线,开始生产新型摩托车。”

徐正良说:“黄总,以老板家族公司的技术实力和雄厚的资金,即使生产这种大功率摩托车,肯定也不是难事。何况已经买回来了样品呢。”

黄可笑笑说:“徐哥,如果事情有那么简单就好了。这种博斯豪斯摩托车,是v8发动机,排量3000毫升,奔驰和宝马有v4、v8两种发动机。排量为3000和1600两种,售价可是比汽车还贵,你说,这些摩托车是一般的人消费的吗?人家既然消费得起,肯定就要看牌子,我们随便生产一款,人家会认可、会买吗?咱们国产的电视机,产品比日本的还要好。同样的产品,国产的价格,最高在两万左右。日本的高达6万,那种等离子电视机,更是高达几十万美元,可现在国内的高端消费人群,不还是亲睐日货吗?何况在生产摩托车方面,我们还根本达不到人家那样的水平呢?”

徐正良说:“黄总。你觉得去收购一家濒临倒闭的上市公司,会比新建一家工厂好吗?”

“这个不好说。是各有利弊的事情。上市公司虽然债台高筑,但人家毕竟是生产了十几年摩托车的企业。技术力量已经十分雄厚了,只要安装新的生产线,马上就可以生产。如果重新建厂,征地、建工厂都不是问题,可几万工人的住房等生活设施,我们总得要管吧?你说,几年能够安顿下来?老板,您觉得我做得对吗?”

午阳笑道:“你这是买母鸡生蛋,肯定比买小鸡养要快。但买母鸡是不是比养小鸡省钱,就要看实际操作了。”

黄可说:“我们在公司的帮助下,跟三家公司签订了在亚太地区的生产、销售协议后,立即跟上市公司商谈购买法人股、改组董事会的事情。经报请证监会同意,马上进行资产重组。股票在公布去年年报后的第三天,即开始停牌。到7月底才复牌,我们的生产线已经安装完毕,新品牌的摩托车已经投产了。”

徐正良问:“股票复牌后,肯定大涨吧?”

黄可说:“这个就没有什么意思了。流通股大部分在我们自己手里,我们自己清楚,企业的生产经营没有成效,股价再高,也是自欺欺人。可我们不抛股,还是有机构肆意炒作,连拉了14个涨停。”

午阳说:“st股,每天只能涨5%,也就是5块钱嘛。”

黄可笑笑说:“老板是挣过大钱的,可我只花钱,还没有挣过钱呢。到了5块后,我安排陆续抛出流通股,没想到我们抛股的第一天,就来了一个跌停。后来我安排自己人将股价拉起。到现在,我们已经抛出3000万股流通股了。”

徐正良问:“你们大概赚了多少钱?”

“现在的股价是7块多,我们平均赚了4块多,一个多亿吧,也就够开支研究院今年的工资罢了。支付给三家公司买断生产和经销权,我们就花了3亿美元。”

午阳问:“建研究院和生产的工厂,你总的投入了多少?”

黄可说:“投入不是很多,880亿吧。购买科研设备和生产线用去了绝大部分,这些资金要收回来,是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如果将研究院跟各市场捆绑在一起,收回投资就容易多了。投入在各个汽车市场和纺织品市场的多一些,2200亿左右。我们将市场上的住房出售,门面房留着出租,明年底后年初,这些贷款就可以偿还。”(未完待续)

正文 第九百六十三章 机器人和无人机

午阳笑笑没有吭声,他知道这偿还贷款的话是说给徐正良听的,因为黄可不知道徐正良对午阳的情况了解有多深。

徐正良也是个聪明人,没有继续这个话题,“黄总,我们看看那飞机和船吧。”

到了船旁边,看到有几种式样的双体船,还有鲨鱼式样的船,黄可说:“这种鲨鱼船是可以在水面和水里航行的,这些双体船是世界上船体研究的最新方向,具有吃水浅、受水下情况影响小、航速快、载重量大的特点,我们还在研究三体船。”

两个人对船知之甚少,午阳说:“小黄,船研究出来了,还是要让造船厂去生产吧?”

“是的。谢总来看过,已经有500吨和1000吨的两种双体运输船,一款双体游船交给造船厂去生产了。按照渌江的河道情况,这两种船本来是可以直通上游的雁城的,但渌江上面航电枢纽的船闸太窄,估计只能用于长江和海面运输了。”

午阳说:“这个倒不是问题,如果这种双体船确实有优势,以后将船闸拓宽就是了。不过,我觉得,这种双体船,作为游艇是再好不过了。”

黄可笑道:“谢总也是这么说呢。拥有游艇,只能是大老板才能享受的事情。”

午阳说:“你好好干,拥有游艇不是梦。小黄,这十多种都是无人驾驶飞机吗?”

“您看到的是大无人机,墙边的铁皮柜里面,还有十几种小的。我们的无人机,大的长36米。小的长36毫米,只有蜜蜂那么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