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摄政王派到大理寺卿身边的客卿是山鬼氏的刺客。大理寺卿早就明白过来,摄政王对这一系列的刺杀了然于胸。大理寺卿是唯一目击刺客的人,只要他编造出证据,就能将这笔血债算在白子澈头上,将其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可他没有这么做。
大理寺卿突如其来的背叛与正直、公理和正义都没有关系。
仅仅是因为大理寺卿想不通“公子舟”留下他性命的原因,故而迟迟不敢开口。摄政王想必也心存疑虑,正在审视大理寺卿对他的忠诚——他是否因为恐惧死亡而背叛了陈氏?
“你想。。。。。。说什么?”邓勉近乎惊慌失措地问。
“要入冬了,帝都要下雪了。”楚识夏递给他一把伞,说,“让你父亲辞官,回老家养病吧。”
邓勉颤抖着没有接伞,说:“我父亲没有说刺客的样貌,只是对羽林卫说他晕过去了。但我守夜时,听见他做噩梦,喊了一声‘公子舟’。”
楚识夏没有说话,安静地任由邓勉的眼泪砸下来。
“是沉舟吗?”
“回家吧。”楚识夏只是说。
邓勉抹着眼泪,说:“我不会告诉任何人。替我谢谢沉舟。”
他转身跑进大雨中。
——
祥符九年,十月末。
闹得帝都人心惶惶的刺杀案初露端倪,死的人从朝廷官员逐渐变成贩夫走卒——有的是扎根在帝都多年的人,有的是外地来的生面孔,唯一的共同特点是平时都不起眼,待人腼腆温和。
羽林卫组织出三支队伍来,加强皇城夜巡和官员保护。但羽林卫抓到的没有活人,全是尸体,几乎成了收尸队。中郎将燕决被问责,罚了好几个月的俸禄。
铁匠巷。
“我去见了长公主。”
捣鼓篝火的楚识夏、琢磨着温酒的裴璋都是一愣,随即齐齐抬头看向说话的白子澈。只有沉舟不为所动,拉着大氅兜帽遮住大半张脸,靠着楚识夏的后背睡觉。
“是长公主让徐砚来找我的,她问了我官员被刺杀的事。”白子澈对着燃起的火堆搓揉僵硬的手指,说,“摄政王损失不小,陛下趁机往六部中安插自己的人手。摄政王想把这一系列刺杀定义为党争,嫁祸给我。”
也不算嫁祸。楚识夏转头瞟一眼熟睡的沉舟,在心里说。
“陛下不会信的。”裴璋率先说,“在这件事里,陛下是获益最大的人。就算摄政王真能伪造出铁证,陛下也会替你遮掩。”
楚识夏却摇头,说:“陛下现在不信,不代表以后不信。皇子掌握一支精通暗杀的军队,甚至令大理寺、刑部和羽林卫都束手无策,皇帝是不会不防备、不忌惮的。”
楚识夏伸手将青梅酒倒在酒壶中,又将酒壶放在烧开的清水里。青梅酒的醇香被蒸腾出来,溢满了整间屋子,但每个人的脸色都不好看。
“摄政王缺的,只是一个契机。”楚识夏盖棺定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