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大唐将军烈 第512章 > 第193部分(第1页)

第193部分(第1页)

赵子良听了达扎路恭这个名字,心中一动,不动声色问道:“温大人,这个达扎路恭可是姓恩兰?”

温世基有些惊讶地看着赵子良道:“达扎路恭确实是姓恩兰,他出身于彭域(今西藏自治区林周县)的贵族世家恩兰氏家族!”

赵子良心中道:“果然是他,又是一个名人,此人后来成为吐蕃国赤松德赞普(国王)时期仅次于摄政大臣玛祥仲巴杰的重臣,只怕不好对付”。

王倕冷冷道:“不管如何,我等也要试一试,五天行军,五天攻城,在规定的时间内拿不下新城就返回!赵子良将军听令!”

赵子良当即起身拱手道:“末将在!”

“令你部为先锋,下午就拔营通过山间小路向新城进发,随时向本官通报前方敌情,抵达新城之后即刻封锁新城通往其他州县的通道,防止达扎路恭派人向其他州县求救!”

“领命!”

王倕又道:“其他各军随本官一同启程,杨敬述将军留下两千人守水渠弯,保障我的退路!”

众将一起起身抱拳行礼:“遵命!”

散会之后,赵子良立即赶回营地吩咐伙夫们立刻生火造饭、制作干粮,让兵士们准备足够的饮水,步兵每人准备两个牛皮水袋,骑兵每人准备五个牛皮水袋,为了以防万一,赵子良还自己在扳指空间内储存了大批的饮水和粮食,这些东西尽管不能支撑很长时间,也可以解一时之危难。

吃过午饭之后,将士们领完水袋和干粮,赵子良就带着大军穿过水渠弯城向背后的祁连山上爬去。

这几个月的高强度体能训练没有白练,尽管天气炎热,但在赵子良有计划的控制下,行军速度保持在一定的水平,让将士们不会太过疲劳,却又不会很轻松。

山地行军对于骑兵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有些比较陡峭的山路上,战马根本不敢前行,还得靠人力帮助才行。

祁连山脉平均海拔在4000米——5000米之间,很多山顶终年积雪,4000米以上冰天雪地,万物绝迹。尽管此时是八月地,但在祁连山上寒冷无比,好在赵子良事先早就做一些准备,他在扳指空间内携带了大量经过蒸馏的烈酒,在上山之后一次给每一个兵士发一个牛皮酒袋,依靠喝它来抵御祁连山上的寒流。

在山间行军时,为了减轻将士们的负担,赵子良下令让将士们把除了兵器之外的其他东西都用战马驮着,大斗军这次出征的五千人当中有三千骑兵,一共有六千多匹战马,平均分下来,一个人分一匹还有多,在相对平坦的路上,赵子良下令,所有人都骑马前行,充分利用了马力,节省了人力,让将士们保存了精神和体力。

大斗军在赵子良的指挥和协调下,只用了两天时间就翻过了祁连山,抵达了祁连山南面山脚下,但这两天内却损失了一百多人和战马,都是耐不住严寒冻死或跌下山摔成了肉饼。

全军都下山之后,赵子良当即下令,全军全部骑马,以最快的速度向新城挺近,这期间前方侦骑也陆续传来消息,并且与新城吐蕃军散布在周围的游骑发生了交手,双方互有伤亡。

得到消息后的赵子良心急如焚,既然双方侦骑都已经有过接触,交过手,新城的吐蕃达扎路恭很快就会发现问题,他必须带着大斗军在达扎路恭反应过来之前堵死新城通往其他州县的通道,并设下埋伏。(未完待续。)

第348章 两军遭遇

新城西门外。

烈日炎炎之下,三千吐蕃军摆着整齐的方阵,旌旗无力耷拉着,地面上已经晒得干裂,只有旁边的大通河里还潺潺流淌着,给这新城带来一些湿气。这些吐蕃军站得笔直,任由汗珠流淌却无动于衷,任何人一动也不动,可见这支兵马训练有素、军纪森严。

达扎路恭骑着黄骠马站在阵前,右手不停地轻轻抚着马鬃,眼睛却盯着西方。

两天前,从祁连山北的水渠弯传来消息,唐军已经围困水渠弯,那里只有三千兵马,城墙并不高大坚固,以唐军的攻城能力,悉弄参可能坚持不了多久,他得到消息之后立即准备粮草、军械,让军队做好支援的准备,今日准备已经完成,他正要带兵前往水渠弯增援,只是希望悉弄参还在坚持,水渠弯还在吐蕃军手中而没有被唐军攻下。

就在这时,前方沿着大通河一骑快马飞奔而来,这是一个游骑,此人飞奔来到达扎路恭面前勒马停下,行礼道:“将军,还是没有消息!”

达扎路恭脸色一沉,思索片刻,沉声道:“不等了,水渠弯那边支持不了多久传令,大军起行,兵发水渠弯增援!”

随着一声声吆喝传扬开去,三千吐蕃军在达扎路恭的带领下缓缓沿着大通河向西前行,兵士们穿着厚实的毛皮褥子,顶着炎炎烈日,浑身冒着汗水迈步前进,一路上旌旗飘扬,灰尘升腾。

一个半时辰后,吐蕃大军前行四十里至青石坪,眼看到了一天最热的正午时分,兵士们都热得有些受不了,达扎路恭正想下令大军停止前进找阴凉处歇脚、进食和喝水,此时却从前方飞奔而来一骑探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