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别说告别了,她连好好的说句再见都来不及。
“算了,又不是不回来了。”
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后,裴晚宁看了一眼时间,现在距离发车还有十分钟。
这会人挤人,大家的注意力都在自家的孩子和自己的行李上,哪有空东张西望的看别人。
就这样,裴晚宁不慌不忙的去了趟厕所。
她嫌麻烦,全身上下就留了一个手提行李箱,另外还有一个软布挎包。
这是江绪给她带的,里面装的什么她还没来的及看,余下的全部扔进了空间。
出来的时候,时间卡的刚刚好,检票上车一气呵成。
相比于别的车厢那边乱作一团,卧铺这边明显要安静的多。
这个年代,能舍得买卧铺的基本上都是单位公干或者本身家里条件就不错的人,再说了一座一人,普通车厢的人也不许进。
自然不存在什么抢先上去占位子的情况。
大伙自觉排队,有序上车。
裴晚宁提着轻飘飘的行李快速找到了自己的床铺,上下两层,活动空间还挺大。
她来的相对晚了些,余下的人都到齐了正坐在下铺唠嗑呢。
左边坐的是一个老大娘带着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孩子。
怎么说呢,孩子倒是收拾的干干净净,只是这眼神这长相,如果非要用一个词形容的话,大概就是少年老成。
另外两个是年轻的姑娘,看上去十八九岁的模样,青春洋溢且意气风发。
用后世她上学那会老师们的说法,就是眼神中透露着清澈的愚蠢,一看就是学生。
果不其然,这边裴晚宁刚把床单和毯子给换完,就看到那个齐耳短发圆脸圆眼的姑娘,笑着摆手道。
“大娘,我们不是下乡的知青,我们是哈工大的工农兵学员。”
“哦哦哦,怪不得呢,我说你俩咋看上去又白又净的,这脸比我家小孙子的脸还要水嫩。”
不等她俩回话,大娘便喃喃自语上了。
“工农兵学员好啊,出来之后国家包分配,姑娘家的有个铁饭碗,以后婆家还能高看不少呢。
就是不知道以后谁家小子有福,能娶到你们这么好的姑娘回家。”
这话哄得对面两个姑娘脸上的笑容明显放大了不少。
大娘搂着孙子,一边笑着一边眼神在几个姑娘身上来回穿梭,心里却有着自己的思量。
上铺的那个姑娘,穿得普普通通,性子冷冷清清,小脸又黄又干巴。
行李箱她刚才趁乱瞟了一眼,要啥啥没有还穷讲究的很,这种人最没搞头了。
大娘嘴巴一撇,便将目光移到了圆脸姑娘身上。
这丫头倒是长得挺富态,话多心思还浅,就是这衣服的领子和袖口磨损的厉害,应该个人傻钱不多的主,这种人搞一票也没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