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风宴后,第三天李煜摆下庆功宴,正式犒劳三军将士。
四月末,朝廷根据功劳发布赏赐,三军都有奖励,上下无不欢呼雀跃。
大军得了赏赐,但并未离开,而是继续驻扎在金陵城外。
因为再过半月,李煜将举行登基与开国大典,到时需要军队维持现场秩序。
但天妖军和登霄营另有任务,负责清缴金陵周围的妖魔,无暇他顾。
所以经历过战场洗礼的这批明武军,就很适合维持现场秩序。
五月初,在奇士府、工部、礼部以及军队的合作下,皇宫的主体建筑完工。
接着礼部开始紧张的大典筹备工作,连带皇宫的宫女侍宦都忙碌起来。
在大典筹备的时间里,金陵城内的人口也迅速增长。
其中有一部分来自江陵,都是当地有权势的人家。
他们花钱请供奉堂和朝廷的修士护卫,举族迁来金陵。
不过更多的人口,还是来自扬州。
在占领扬州之后的人口统计中,扬州实际人口数量比起内阁预估的人口数量,要多上不少。
这一点,仔细算来,还有灵帝的一份功劳。
后者为了收集信仰,在扬州中南部扶持出不少教派,并让它们各自之间争斗。
因此导致许多人族死亡,但同样也的确庇护了一批人。
金陵在一个月内,就增长了二十多万人。
并且每天还有军队,护送百姓入城。
这让原本冷清的街道,多了些烟火气。
五月十五,登基大典。
此刻金陵万人空巷,无数百姓聚集在皇宫午门外。
午门前的巨大广场上,此刻正直播皇宫内的登基大典。
许多百姓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这样的场景,每一个都十分安静,眼神震撼的看着空中的直播画面。
周围,明武军与六扇门的将士捕快个个神经紧绷,不断在周围巡逻。
而在金陵城其它地方,属于大夏的强者潜伏,防备妖魔可能出现的袭击。
今天是李煜的登基大典,无论是对大夏,还是大夏的臣民而言,属于无比重要的日子。
这个时候若是有谁捣乱生事,那绝对是整个大夏的敌人,不死不休的那种!
皇宫内,李煜身穿厚重复杂的皇袍,坐在龙椅上,大殿中站满了百官。
龙椅下方台阶上,一名须发洁白的老人,此刻满面红光,正手持告书大生念诵。
其中内容,无非是李煜的功绩,以及登基的合法性。
“本来以为最麻烦的祭拜天地祖庙结束了,后面会轻松许多,结果是我想多了!”
李煜身穿衮冕,端坐在龙椅上,眼神有些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