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王允颤颤巍巍。
&esp;&esp;他到了如今的年纪,早就该休息了。
&esp;&esp;只不过为了太原王氏,他依旧苦苦支撑。
&esp;&esp;身体不倒。
&esp;&esp;他不会退。
&esp;&esp;毕竟这三公之位,来之不易。
&esp;&esp;司空空缺了这么久,刘辩都没有补上的意思。
&esp;&esp;太尉、司徒二职,显得格外地珍重。
&esp;&esp;杨彪也是如此。
&esp;&esp;不过他的身体状况,比王允好太多了。
&esp;&esp;杨修跟在“丞相”身边,地位相当高。
&esp;&esp;只要等杨修爬上九卿的位置,杨彪即可告老。
&esp;&esp;他现在已经没有特别的追求了,一心要为杨修铺路。
&esp;&esp;而杨修能力不错,但恃才傲物,得罪了很多同僚。
&esp;&esp;唯有刘辩,才能让他心服口服。
&esp;&esp;这样的孤臣,刘辩还是挺喜欢任用的。
&esp;&esp;至少不会出现拉帮结派的场面。
&esp;&esp;现在整个朝堂的派系并不明显,不过还是有一定的迹象。
&esp;&esp;袁派、曹派是大头,西凉派、颖川派等等,都是典型。
&esp;&esp;扬州的世家也很给力,出现了不少重要的人物。
&esp;&esp;其中陆逊的陆家、鲁肃的鲁家、顾雍所在的顾家等等,都有崛起的迹象。
&esp;&esp;这是一种趋势。
&esp;&esp;王允已经年迈了,他的儿孙又不争气,到现在还只是一地太守。
&esp;&esp;想要在这样波澜壮阔的盛世中璀璨耀眼,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esp;&esp;王允不敢倒下。
&esp;&esp;刘辩扶着王允颤颤巍巍的手,无奈地叹息道:“王公这又是何苦呢?”
&esp;&esp;要不是有诛杀董卓的恩情在,王允这辈子都不可能成为三公。
&esp;&esp;大汉人才济济,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esp;&esp;刘辩身边就聚拢着不少英才。
&esp;&esp;“陛下――”王允惶恐地呐喊一声。
&esp;&esp;然而这一次,刘辩仅仅是拍了拍王允的肩膀,安抚了一番。
&esp;&esp;没有给出任何承诺。
&esp;&esp;太子刘民迎了上来,向刘辩行礼。
&esp;&esp;十几岁的少年,已经初具英姿。
&esp;&esp;“儿臣参见父皇!”
&esp;&esp;“太子成长了啊!”刘辩赞叹一声。
&esp;&esp;刘民跟随虎贲王越,学习过一段时间的剑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