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esp;&esp;总有人铭记英雄。
&esp;&esp;可是,谁又能想到。
&esp;&esp;在百万士卒征战不休的背后,有多少尚坊的匠人,日以继夜地奉献?
&esp;&esp;他们一年四季,辛劳不休。
&esp;&esp;却又只能默默无闻。
&esp;&esp;一辈子呆在工业城,不断付出。
&esp;&esp;劳累成疾,最终被淘汰。
&esp;&esp;没有人会记得这些普通匠人。
&esp;&esp;哪怕马钧这种惊世大匠,也仅仅是在历史留下几笔罢了。
&esp;&esp;史书上,只会记得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
&esp;&esp;前有秦皇汉武,后有少帝刘辩!
&esp;&esp;以及各种能臣猛将。
&esp;&esp;永远不会出现工匠的名字。
&esp;&esp;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攻城需要云梯。
&esp;&esp;可是有多少人记得云梯的发明者是谁呢?
&esp;&esp;不可否认,正是这些匠人,支撑起了整个大汉军魂!
&esp;&esp;没有他们,士卒的损伤将会成倍地增加。
&esp;&esp;匠人也是文明的象征。
&esp;&esp;哪怕名字无人得知,他们的功绩,同样永垂不朽!
&esp;&esp;但士农工商。
&esp;&esp;他们几乎处于社会的底层。
&esp;&esp;实属不该!
&esp;&esp;刘辩没办法直接提升他们的地位,但可以给他们未来!
&esp;&esp;给他们体面的生活!
&esp;&esp;不再需要饿着肚子生存。
&esp;&esp;“传朕旨意,凡是工业城住户,每一户赏赐肉五斤,酒一坛,一百文钱!”
&esp;&esp;“匠人年满五十,一律多赐五斤肉。”
&esp;&esp;“工作满五年的匠人,每年给予200石钱粮。”
&esp;&esp;“其子子孙孙,可免费入书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