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三国之少年帝王TXT > 第八百四十五章 朝议(第1页)

第八百四十五章 朝议(第1页)

&esp;&esp;多面作战对于大汉而言,也是一种负担。

&esp;&esp;大汉还不能狂妄。

&esp;&esp;刘辩召集了心腹,商讨此事。

&esp;&esp;庞统、徐庶、荀攸、郭嘉、贾诩等人纷纷到场。

&esp;&esp;以这样的谋士阵容,毫不夸张地说,足以谋一国。

&esp;&esp;“公达,你叔父在徐州可还安稳?”刘辩突然和荀攸唠嗑起来。

&esp;&esp;说起荀彧,刘辩对他的期望是非常高的,否则也不会任命他为徐州刺史。

&esp;&esp;徐州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南北的交通枢纽。

&esp;&esp;此次大运河的修建,徐州也承包了一段。

&esp;&esp;“多谢陛下关心。”荀攸表达了谢意,随后提了一下家族中事,荀彧很久没有回来了。

&esp;&esp;对于徐州的事务,绝口不提。

&esp;&esp;荀攸已经位列光禄勋,九卿之一。荀彧也不差,二人一内一外,相辅相成。

&esp;&esp;要是荀攸表现出过于关心徐州事务的姿态,反而不美。

&esp;&esp;难不成荀家打算以徐州为基地造反吗?

&esp;&esp;荀攸的重心,一直都是洛阳,从未离开过。

&esp;&esp;荀彧每次上书,也都绝口不提荀攸。

&esp;&esp;这叔侄二人,自我避嫌起来。

&esp;&esp;刘辩也知道他们的小心翼翼,更加地欣赏。

&esp;&esp;荀彧接受的也是传统的儒家教育,对朝廷忠心耿耿。

&esp;&esp;刘辩从来没有怀疑过他的忠诚,至于荀攸,此人精于变通,有点投机取巧的意思。

&esp;&esp;在朝廷强盛的时候,荀攸比任何人都会忠诚。

&esp;&esp;当然,以荀家的条件,想要谋反几乎是不可能的。

&esp;&esp;首先兵权这一点就不过关。

&esp;&esp;这也是刘辩越来越喜欢纯粹文官的原因。

&esp;&esp;张昭、张纮的任命,就是最好的证明。

&esp;&esp;像是凉州、幽州这些边境,需要具有侵略性的统帅。

&esp;&esp;袁绍和曹操最为合适。

&esp;&esp;至于内地,刘辩更注重发展。

&esp;&esp;“关于凉州刺史袁绍的提议,诸位怎么看?”

&esp;&esp;寒暄过后,刘辩没有拐弯抹角,直接说明了问题。

&esp;&esp;“陛下,这是拿下西域的良机。”贾诩非常赞同袁绍的观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