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四批日语速成班正式改名为海神教会牧师培训班之后,就有一百多阿喀琉斯岛本地居民报名参加。
虽说这里面不少都是老年人,岁数从五十到七十多不等,但经过程空特批,依然同意了他们的报名申请。
还别说,别看这些本地居民里面大多数都是老年人,在记忆和体力方面比不上年轻人。但他们学习时的刻苦程度却足以让前三批的新人牧师汗颜了。
因而在这一批新人牧师前往日丸国的时候,詹姆斯管家特意将其中年纪较大者安排到环境较好的地区去。
还别说。这一批新人牧师在抵达日丸国后,其中传教效果最好的就是这些大爷级别的牧师了,他们在日丸国传教两三个月时间内的成绩甚至于超过了前三批次的牧师。
嗯,这里面的原因较为复杂,但却与日丸国的一些社会风俗有关。
众所周知,日丸国算是一个比较奇特的国度,崇尚儒家学说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武士道精神,并且在近代极力争取脱亚入欧,大力推进西式文化,再加上被老美阉割了不少东西之后,更是诞生了世界闻名的一些文化产业,例如av,漫画卡通,推理小说等等。
在这样的影响下,日丸社会显得比较浮躁的同时,也遵循了一些类似于华夏的社会基本准则。
这里面比较关键的几点就是论资排辈,循规蹈矩乃至于对老人智慧的膜拜。
将这种社会基本准则套用在信仰上时,那么就是这些年老的牧师比较吃香了。
这就如同世人看中医时,都会选择年老医生一个道理,感觉年纪大则经验丰富,医术高明。
而对于那些信徒来说,牧师就相当于灵魂导师的地位。
如果牧师的年纪过于年轻,恐怕信徒就会自然产生一种不信任感。
而年长牧师不用多说话,就能够让信徒产生一种信任感,依赖感,从而使得传教活动更容易开展下去。
再说了,现在的日丸国已经大踏步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阶段,各地的年龄结构迅速老化,这也使得信徒中年纪大的较多。
而年长牧师与这些信徒也较为容易沟通与交流,有着共同话题。
如果换一个二十来岁的牧师与这些信徒交流的话,恐怕效果就会差上很多了。
也正因为年长牧师这种对传教的增益效果,使得在招收第五批牧师的时候,詹姆斯管家也加大了对年长者的招收力度。
当然,这五批牧师培训完毕之后,阿喀琉斯岛就不会再朝日丸国输入牧师了。
五批牧师总数已经超过一千八百人,分散到日丸国的两百七十座教堂里,平均下来,每座教堂的牧师有六位以上,甚至于在一些较大的教堂里,有八位牧师。
如此一来,教堂内的牧师数量就显得略微密集了一点,要知道一些教堂原本就是那些供奉山精妖怪的小神社改建而成,像这样的小神社,住房也最多供应三到四人,六个牧师住在里面。恐怕会显得很拥挤。
不过这也是暂时的拥挤罢了,在来自于印度战争赔款的充足资金之下,更多的教堂正在修建之中。这一千八百多牧师,真要分散出去,未必就够用。
其中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日丸国的人口真的不少,屁大点的地盘堆积了一亿三千万人口。
程空还专门为此计算了一下,如果想要将整个日丸国的宗教信仰掌握在手中,且每名牧师负责传教管理一万名信徒的话,那么整个日丸国就需要一万三千名牧师。
当然。运用到实际中,并不是这样计算的。
譬如需要将十五岁以下的孩子给去掉,十五岁以下的孩子心性未定。即便是与程空之间建立了信仰连线,也是极为不稳定的,所提供的信仰之力也极少。
因而并不能算成真正的信徒。
如此一来,便去掉了至少百分之十三。再将一些因为职业原因或者其它原因不可能信仰海神教的人口去掉。那么海神教需要教化的信徒数量就掉到一亿以下了。
当然,如果真让一名牧师负责传教管理一万名信徒的话,恐怕这牧师都得被累死。
因而五千以下比较合适,但如此一来,整个日丸国所需要的牧师数量就会上升到两万以上。
这对于才建立不到一年时间的海神教会来说,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要知道即便是将一些表现优异的牧师从日丸国抽调回来,用于扩大培训新人牧师规模。这牧师培训班每次都扩大培训数量,但到了现在。每批次培训出的新人牧师也就只增长到六百多。
没法,阿喀琉斯岛上现在的场地并不宽裕。
当程空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也不得不叹了一口气,吩咐詹姆斯管家加大对阿加达斯岛的投资力度,以最快的速度将购买下来的土地开发出来。
到了这个时候,程空已经萌生出创建一个专业牧师学校的想法。
随着牧师的不断增多,一些速成班所带来的劣质影响也随之出现。
所谓速成班,自然就是压缩了教学时间,以量代替质,在短时间内催生出一大批牧师来。
当然,这样的牧师质量有多高就可想而知了。
光是贪污信徒捐赠的家伙就出现了不少,但只要不叛离教会,程空也不太好对这些家伙做出太严厉的处罚来。
除此之外,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他们的传教经验很缺乏。
要知道在日丸国,宗教这一块可以称得上是产业化结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