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拍卖市场创下不菲业绩的清康熙御用的“佩文斋”十二组玺、乾隆的一方“太上皇帝之宝”、清宫廷画《乾隆南巡图。第一卷》和《乾隆南巡图。第七卷》也都出自弗雷家族。
除了流到市场的艺术品,弗雷生前身后向法国政府在1925年至1934年分批共向法国政府捐赠了18件重要的中国文物,其中就包括郎世宁所绘的《木兰图》第四卷及另外四幅乾隆皇帝和后妃的画像。
四幅油画中,《乾隆皇帝半身朝服像》已被公认为郎世宁所画。而其来源,如弗雷1914年写给吉美博物馆的信中所说,均来自“北京祭祀祖先皇帝的寿皇正殿法国远征军司令部所在地。”
而这次拍卖,又是弗雷家族一次大的举动,真不知道这些强盗。在当年到底从中国抢走了多少珍贵的文物?
“**!这王八蛋不知道把东西归还给中国,给他娘的法国博物馆算什么事啊?”
庄睿气愤的站了起来,这事听在耳朵里,实在是让人憋气,那种眼睁睁看着国宝被拍卖的感觉,真的是很不好受。
其实这也是立场不同的原因,庄睿要是把小日本的皇宫给抢了,那东西是打死也不会还回去的。
……
第六百二十五章 巴黎【第二更,求支援】
“是不是让彭飞去弗雷家族祸害一番?”
庄睿脑子里突然冒出这个念头,不过随之就被他给打断了,彭飞本领再大也不是007,真招惹了**烦,恐怕就要引起国际纠纷的。
皇甫云可不知道庄睿心里正在打着的注意,见到庄睿沉思不语,当下开口说道:“庄老弟,其实这些事情,还是国内那些人给惯出来的……”
其实中国文物的流失,追其根源,最大祸主还是中国人自己,在国内,有不小于最少50个富豪;其藏品的购买经费,要超过数亿元人民币以上;藏品的主要来源就是海外的拍场。
皇甫云曾经做过一个统计,这些富豪们从国外拍行竞买回来的藏品;85%以上都是元明清三代官窑瓷器;又以清代官窑瓷器为主。
按照皇甫云的话说;这些动辄上百万元、数千万元一件的元明清官窑瓷器;只不过都是近年来国际大拍卖行炒作出来的板块;根本算不上是“国宝级”文物精品。
庄睿点了点头,道:“这个我倒是知道的,有些青铜器和国宝级的文物,国内不允许拍卖,很多人就走私到境外,其实买的人,大多还是国内的一些有钱人,还有一些人,干脆就直接从那些盗墓贼手里购买物件……”
“咦,你怎么知道的那么清楚?”皇甫云有些奇怪的问道。
“废话,你忘了我马上就要读孟教授的研究生了吗……”
庄睿没好气的看了皇甫云一眼,哥们因为那些盗墓贼,小命都差点送掉了,能不清楚吗?
庄睿在后来和孟教授接触的时候,曾经多次听孟教授说起过现在古玩界所面临的问题,也是考古界所要面对的课题,那就是无法解决“三盗”问题。
所谓的“三盗”,指的就是对文物的盗墓、盗捞、盗窃三类人员,加上走私者、销赃者、制假者组成的黑色文物产业链;从业者近百万人之多。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所流失的文物,大多数都是来源于古墓、窖藏和水底;历史价值极高;至于数量究竟有多少;就算是国家最权威的部门,也很难有准确的答案。
庄睿听德叔提起过,德叔认识一个浙江的大商人,他的私人博物馆里;就有3000余件高古瓷和古代青铜器、玉器;几乎全部都是出土器物,而这些器物,有一大半都是从国外竞拍回来的。
这些中国的富豪阶层;在他们的文化底蕴上是有缺失的;有一部分是山西煤老板和老北京最早的一批倒爷们;有很多人甚至都是卖摆摊卖茶叶蛋起家的。
从创业的角度而言,他们是值得称赞的,但是进入到收藏领域,却是将这摊浑水搅合的更加浑浊了。
这些人只是把艺术当作投资;是一种新的投资样式;和炒股、炒房是一样的。比如元明清官窑的东西现在价格炒上天了;特别是元青花;说存世的只有300件;物以稀为贵;价格一下就上去了。
但是;元青花存世300件的说法很荒谬;真的有人考究过吗?他们是以什么依据,得出这个结论的?按照孟教授的分析:这其实就是西方资本;拍卖公司和中国盲目理论家炮制出来的。
仅是孟教授知道的,国内一些大商人家里元青花的数量,都已经超出了300件,当然,里面可能会有许多赝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国外给出的300件的数字,当真是那么准确吗?
另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拍卖会上,一直都有乾隆御玺的拍卖;媒体报道的已经拍卖成交的都有几十个了;但是根据孟教授极为专业准确的考证,乾隆御玺不超过10件;那多出来的玉玺,难道是乾隆老儿在地下打造的?
“算了,这些事情咱们也管不了,等他娘的以后有机会把日美英德意奥抢了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