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阳光明媚的五月,却依然无法消融,渗透了整个霄山新训基地的酷寒。
曹磊清晰地记得,出生自北方小城的他,在这里,人生第一次,生冻疮。
他抬起手看了眼肿胀的手腕,刺痛、麻痒的感觉,重复了他已穿越的事实。
这冻疮很刺眼,更将是两年不太明艳的军旅生涯的开端,一个计数器般的存在。
曹磊慢慢握住了那皮肤已变得皴裂,创口处还结着血痂的冻疮,眼神变得有些不同。
主席台上,新训二大队大队长李卓民,喝了口茶水,用一种近乎于{轻视}的语气说道。
“我们总队在新的一年里,响应了武警总部关于打造信息化军队、培养新时代信息化尖兵的号召,在有些基层连队建立了信息化快速反应班,将维稳处突、内卫勤务与武警内网紧密联系在一起。
“我们新训基地,也是总队快速信息化反应方队的一块试验田嘛。
“有些小同志最近两天已经看到了,我们那边的大楼”李卓民手指窗外,“就是总队快速信息化快速反应方队的机房,大家训练之余,还是可以去参观参观的嘛~”
说到这里,台下许多小战士不免涌起跃跃欲试的冲动。
但,很快,这种冲动,就被李卓民一段话给泼灭了。
“但是,我们要记住,自己的身份。
“我们是一个兵,我们的本职工作,就是训练,就是搞擒拿格斗就是站好岗放好哨。
“培养军事技能,提高身体素质,时刻做好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国家内部和谐统一挥洒热血,奉献生命的准备!是我们每一名武警官兵的责任!
“你们穿上这身军装,这身警服,从此就要和以前身上的社会习气,不良的生活习惯说再见!希望各位同志在下去基层连队之后,永远铭记我今天说的话。
“武警,武警,没有武艺,无法熟练使用武装,就不配称之为武警!就配不上你们肩膀上的警花和盾牌。
“同志们!刻苦训练,报效祖国,你们的两年军旅生涯,将把你们锻造为一块好钢!成为你们一生的财富!”
哗~!
台下掌声如雷。
赵高亮面色通红,双眼毫不掩饰兴奋地望着主席台,峻黑色充满了严酷训练痕迹的双手使劲儿拍打,好像不知疼痛。
除他之外,二大队的新训班长、排长们,无不保持着近乎于狂热的兴奋状态,大力鼓掌。
和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在座的新兵。
大家之前一听说信息化快速反应方队,一听说有机房,脑子里自然就形成了电脑、游戏这些东西。
年轻人谁听见这个不激动?
但是,从李卓民描述这个“信息化快速反应方队”时轻描淡写,甚至于轻视、怠慢的语气,曹磊可以看出,李卓民是打心眼里瞧不起信息化,瞧不起计算机的。
这也是他那个时代的军人,经历过血与火考验之后,形成的固有观念。
在他们眼里,军人除了苦练军事本领,其他都是虚的,都是小孩子玩过家家。
他之所以要在大会上提,自然是因为上面要求,形式必须要走,要让战士了解到总队存在这么个方队,证明武警部队是与时俱进,是适应时代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