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马车进入县里,驶到县试府的门前。县试府位于清河县的繁华街道之上,平日里门前便是车水马龙,眼下更热闹了不止十倍,黄纸底的榜高高贴在县试府的墙壁上,榜下人头攒动,有路人、考生、考生的亲人……
沈舒的出现使得百姓们响起一阵骚动,因为他容貌俊秀,之前又在县衙里打过官司,不少人都认得他,更遑论之前第三轮考试的时候,某些考生的亲人还对他嘲讽连连。
沈舒一眼就望到了沈小萁的名字,因为沈小萁的名字太醒目了,单列一行,字体粗大,与其他人的名字有着明显区别。
然后,他又在黄榜末尾看到了沈小玉的名字,简单的笔顺同样让她特别好找——她居然真的考上了秀才!
顿时,成倍的高兴在沈舒心中翻涌,他当场没按捺住把沈小玉和沈小萁轮番举起,“小玉,小萁,你们看,你们考上了,你们真了不起,夫子真为你们感到自豪!”
两个小孩均是欢快的咯咯笑出声来。
而目睹这一幕的考生家人一脸恨铁不成钢的瞪向自己家的考生,就差没当场骂他是个废物,二十多岁了,竟然连两个小孩都考不过。
亏得他们之前还信誓旦旦地说,感谢沈舒送两个小孩进考场垫底,如今一看,这是谁垫谁呐?
气死人了!
“读读读,成天读也没读不出个花儿来,以后别读了,早点出来帮家里干活。”
有脾气暴躁的考生家人当场没忍住拧住了考生的耳朵,带着考生愤怒离去。
而其他脾气好些的考生、考生亲人俱是低着头,生怕引起沈舒的注意,灰溜溜的从榜前撤走。
沈舒高兴完了之后,当场拍板决定带沈小玉母子以及沈小萁母子进酒楼搓顿好的,其他跟来看榜的村民听言也想跟着去搓一顿,却冷不丁想到自己之前根本不同意沈舒开办村学堂,没脸地把话咽了下去。
就他们还好意思让沈舒请搓顿好的呢?
沈舒没让他们请一顿就不错了。
村民们愣愣地盯着沈舒,心里颇不是滋味,却不料沈舒回头含笑看着他们,对他们招手说,“大伙,走啊,愣着干嘛?”
瞬间,村民们感动不已,自责后悔,热泪盈眶,“村长,我们以后再也不反对你做的决定了,是我们眼皮子浅,没看到你开学堂的好处。”
沈舒莞尔道:“你们都听我的,那不就一言堂了么,一言堂其实没什么好处。所以,以后还劳大伙继续给学堂捐钱,供孩子们读书,等到咱们村里考上更多更多的秀才,咱们平梁村就改名秀才村,大伙说怎么样?”
村民们齐齐振臂高呼,“好的哩,村长!”
沈舒眉眼一弯:“走咯!”
很多年后,跟着去吃这顿庆功宴的平梁村村民还是无法忘怀今日的画面,他们敬爱的村长像是清晨从太阳里射出的第一道光,照在他们的身上,让他们心间发烫。
他们津津乐道了许多年,将这个故事传扬了一代又一代,让后代也将此事深深铭记。
当然,这都是后话,这会儿的平梁村村民只顾埋头在酒楼的美食佳肴里,当他们吃饱喝足回到村里,跟没跟去看榜的村民们炫耀起,没去的村民们只觉损失了几大锭金子,一片捶胸顿足。
然后,沈舒把宗老召到了一起,又派人去请了沈谷堆,最后叫来了沈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