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地尽头能看到几个人正在盖农舍。
他们搭建农舍很简单,就是几个木棍搭建主框架,然后四周稻草围起来,这种屋舍夏天住着没问题,冬天住着能冻死人。
显然是临时住所,为了监督开荒的人不偷懒。
苏念棠指了指城北的边界,“三婶婶,那边如果有合适的房屋,你可以租赁几间给看管庄稼的人住,搭上火炕,冬天住的暖和。”
刚进入城北那确实有稀稀落落的院子,应该是以前这边管理这些庄子下人住的院子。
庄户人家的院子大概有百来户人家,连绵在一起,形成一座小村落,叫做城北村。
苏老三媳妇不相信今年冬天有那么冷,便说道:“火炕就不用了,回头我去问一问你四叔有没有空余房子可以租给我们。”
苏老五媳妇插话道:“我们问过四哥了,那边房子都没人住,他们都修葺好了,一间房子一年十两银子就能租下。”
然后她看向苏念棠,“棠棠,你五叔说了咱酿酒啊,要注意房间内温度,火炕地龙什么的咱房子那需要。”
苏念棠看着赵氏不信她话,不准备搭火坑,也没强求,到时候有她哭着求着后悔当初没听自己话的时候。
适当的时机拿出她们需要的东西才会被感激。
苏念棠忙说道:“五婶婶,我今晚回去画个盖火炕的土给你,到时候你问问冯村长,陈族长找几个会盖房子的庄稼汉子,几天就能帮你搞定。”
说话间,万叔又把马车往里赶了赶。“五夫人,哪里是你们搭的草棚啊?”
钱氏指了指,“万叔,前面那个坡看见了没有,你顺着缓坡上去,就到了!”
这缓坡上面哪里有人啊?
压根看不见人影。
万叔心里狐疑,但是还是压着疑虑往前赶,马车上了那缓坡,又赶了约莫三里路,才看到那边搭建的几个简易大仓房。
正是小贾他们,昨天刚贴出请人开荒的告示,就有不少人抢着过来开荒,这些人大多是城内幸存者,为首的人就是赵村长。
赵村长看见苏老三媳妇过来,热情的上前,“东家,我赵家有四十个青壮年,您这边开荒需要用多少人?”
这些青壮年都是从金矿洞里解救出来的“矿工”,这些人没有受伤,趁着冬天来临之前,出来做工赚些钱,养家糊口。
苏老三媳妇指着附近山脚下乱草横生一大片空地说道:“这一片,我都想开出来,四十个人,一天开垦四百亩地没问题吧?”
赵村长有些为难,“东家你别为难我们了,您也知道凭咱一锄头一锄头的挖很慢很慢的。”
言外之意就是一天一个人开垦十亩地绝对不可能。
万大叔看了看地,拔了一棵杂草说道:“要是指望一锄头一锄头的挖的话,一天一人开垦一亩地就差不多了。”
苏念棠想到了一个可以事半功倍的办法,“我一会儿去山里驯服几头野牛过来给你们犁地,是不是就能快起来?”
赵村长觉得这女娃娃信口开河,这野牛那么好捡来的么?
不过面子上还假惺惺的说道:“有牛犁地自然能快上许多。”
苏老三媳妇见开垦地需要牛和犁,工具没准备好,也不能为难这些长工,便说道:“今天你们就在这附近挖井吧,不是说这附近有泉眼吗?咱种地要水的,没水咋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