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计划跟不上变化,“为什么减少供应?”排队买粮食的人们纷纷问道。
“上面来的粮食不够,我们怎么办?”粮店职工一样不想,自己家也要凭粮本购粮。
“知道怎么回事吗?”
“没听电台广播,今年粮食减产,让大家理解。还有我们国家要还苏联外债,援助越南、朝鲜,啊什么尼亚的”
“什么时候能恢复啊,我们一家这点粮食怎么够!”
“南瓜、土豆、白菜,要不?要的赶紧,瓜菜代替粮食供应”那边一喊,众人忙围上去。没粮食瓜菜一样。
高秀英暗自庆幸闺女有远见,冰兰还是嘱咐娘:“家里东西省着吃吧,这样的日子不知道持续到什么时候”
“哎,我跟他们学得做菜饼子、菜粥,加点肉丁一定很好吃”高秀英没想到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着,持续着。家里的饭菜越来越降低档次。最后大家到了只能喝菜粥的地步。做的干粮给男人。
他们的日子还算好的,起码能吃饱。别人不说,孙连山家里都是喝饱,一锅饭菜没多少粮食。几个孩子饿的天天要吃的。
“不然再去借借?”孙连山道。
“我怎么好意思开口,家家都这样了,管谁借?都怪你,好容易捡了那么多东西,你偏偏寄给老家,现在你的孩子饿了,谁管你!”
第119章岁月22
“老家过得困难,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能眼看着他们饿死吗?”
“他们不用饿死,饿死的是你的儿子闺女!”曹艾云哭起来。
“别哭了,我去找小李,他家一定多”
“他家还有丈母娘一家呢,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算了,以后咱们别生了,生这么多都是讨债的!早听冰兰的就好了。”曹艾云想起当初冰兰跟她说的就后悔。自己干啥一定要生那么多!
曹艾云的脸色越来越差,冰兰叹口气,让小李半夜偷偷给他家送去了一代红薯干和一小袋小米。小李回来跟冰兰道:“当初还埋怨你不多生几个,现在看到他们家那几个孩子的样子,我都后怕,谁会想到有这么一天!”
“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政治上的事不要多说,你在外面也要封住嘴巴,话多必有失。相信我,咱们踏踏实实工作,不要谈论政治,不要派系,如果能转业,咱们就去地方”
“你是不是知道什么?”小李认真看媳妇,上次也是这样说,相信她,为什么要相信?
“就当我未卜先知,有些事不是咱们能左右的,也许困难的时候还在后面”
“还在后面?”这难道还不是最困难的?如果比这还难,会是什么样?不可想象,这是新中国,新中国绝不会让百姓过不上好日子。
“我说的是也许,人就要做最坏的打算”
“别杞人忧天了,困难是一时,明年就会好的”
小李的预测没实现,冰兰家的东西减少的很快,她知道有些被娘送给了亲家。弟媳妇家的孩子多,高秀英心软,那样做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