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我妈妈不允许……我……&rdo;学生牛顿低了头,他想去大清学习最新的技艺知识,可作为一个刚刚十七岁的少年人,这个决定太大。
下午四点四十分,皇上和小阿哥们简单地洗漱,在吴良辅的提醒下,反应过来他们不能穿着明晃晃的黄色衣服出门。
换了一身绣着十二章纹样的红色传统常服,头戴六瓣合缝的瓜皮小帽,帽正是一个红宝石算盘结,乍一看和普通的士族旗人没有区别。
皇上瞧着镜子里的自己内心感叹,琢磨着把大清国如此严苛的服饰颜色规矩改一改。
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小阿哥们瞧着亲阿玛&ldo;温润如玉、从容文雅&rdo;的模样,在心里想象着自己长大后的俊俏模样,笑容微妙。
父子四个带着皇上娘娘的配套常服,领着侍卫队伍做马车去国子监--皇上规定不让宠物跟着出门,小阿哥们透过玻璃窗看到外面男女老少的各种各样的服饰笑容欢喜,皇上面对街道上的人充满希望的姿态笑容开怀。
曾经叮嘱去英格兰的人注意一位名叫艾萨克&iddot;牛顿学生的皇上,并不知道英格兰有位名叫艾萨克&iddot;牛顿的学生,正在老校长的劝说下,痛苦纠结要不要违背家里人的吩咐来大清学习。
马车经过国子监,小阿哥们一起扑倒阿玛神色,嘴里喊着&ldo;阿玛&rdo;,眼神儿撒娇。
亲阿玛也没有办法,眼神儿无奈,&ldo;一起进去,一下子就被认出来。&rdo;
小阿哥们不满意,继续喊着&ldo;阿玛、阿玛&rdo;让阿玛想办法。
就好比上巳节那天他们被十四爷爷、十五爷爷、阿玛单独带着逛一样,三兄弟分开就没人猜到他们的身份了。
亲阿玛被他们闹腾的没办法。小宝宝宝们长得不一样,可他们一个岁数,大清国有名的&ldo;三胞胎&rdo;,白白胖胖的七八分相似,一起上街一眼就能被人认出来,亲阿玛也是心疼宝宝们少了很多&ldo;微服私访&rdo;的乐趣。
&ldo;好,阿玛想办法。&rdo;
&ldo;谢谢阿玛。&rdo;
小阿哥声音响亮,望着国子监的方向眼神期待。
迄今为止,养心殿是他们心里第一神秘第一想去的地方,国子监和军事学院是第二个。
军事学院主要教授兵法和各项技艺,不光是火器,还有各项民间技艺,百家杂技等等,历朝历代没有过的学院;国子监则是因为阿玛的改革。
国子监自来有之,历朝历代的皇帝都重视官学教育,重视国子监。它是专门的国家教育行政机构,到了明清两代,国子监常与国学、太学相混称,既保留国子监的教育行政职能,又是全国的最高学府。
可亲阿玛管理下的国子监很不一样,
此时国子监门口站着进进出出的人,小阿哥们眼尖地看到罗贝瓦尔先生、费马先生、斐迪南先生这样洋人从里面出来。
&ldo;阿玛--斐迪南先生。&rdo;三阿哥记得送了大哥、二哥和他好多礼物的斐迪南先生。
皇上还没说话,紧接着就看到后面塞万提斯等书画大师也从国子监出来,然后是上次在承德山庄看到的一些江南文人、僧人,最后是国子监的老师们。
小阿哥们都是好奇。
&ldo;他们来授课,也是听课。&rdo;亲阿玛戳戳他们的胖脸蛋,笑着解释。
几天前法兰西使节的船队和佛罗伦萨的船队几乎同时到达天津卫,大清国刚刚&ldo;依依不舍&rdo;地送走西班牙和神罗使节,留下了一大批两个国家的艺术家,现在迎来法兰西和佛罗伦萨的使节,自然热情迎接。
皇上照样在太和殿举行欢迎宴会,斐迪南&iddot;德&iddot;美第奇是世界有名的美第奇家族族长,他给大清国带来了很多珍贵的家族收藏品,特别是给他最喜欢的小阿哥们的礼物。
罗贝瓦尔先生和费马先生这几位是法兰西皇家学院的人,法兰西鼎鼎有名的数学家,都五十多岁,此番跟着法兰西使节一起来大清国,为的是学习交流和探讨数学的发展。
其中罗贝瓦尔先生因为本身的职业是律师,时不时地跑去和刑部、大理寺的人一起研究大清状师这个行业;斐迪南则是呆在京城的大清钱庄琢磨。
然后他们就对华夏文化非常着迷,恰好很多这段时间京城汇集了各地方文人,大家伙儿一起交流,各个学院就趁机邀请这些大师们都来给学生们上上课。
小阿哥们若有所思。
国子监门口,塞万提斯大师正在和王老先生、弘仁僧人等几位江南画家约好,美食节第一天一起给小阿哥们画肖像画。
这些日子同样被皇上一家人层出不穷的新式衣服--&ldo;亲子装&rdo;弄得眼花缭乱的大清民间大师们,欣然同意。
总不能老是让洋人给他们的小阿哥画画儿。
&ldo;塞万先生--阿玛。&rdo;三阿哥还记得画画儿特别好的西班牙爷爷。
&ldo;嗯,塞万提斯先生和伦勃朗先生都在。&rdo;
&ldo;先生回啊?阿玛?&rdo;二阿哥希望这些真正的有才之人可以留在大清国。
&ldo;大约明年底回去。&rdo;
&ldo;再来啊?阿玛?&rdo;大阿哥希望他们再回来。
&ldo;有可能。&rdo;此事牵扯到西方人在大清国长期定居的国籍的问题。
&ldo;画画啊--阿玛。&rdo;三阿哥挺挺小胸脯,今天都穿新式样衣服,画画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