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
许光留下了训练这些士兵的军队,将营中完成训练的老兵送到阵前,再从前线抽调一批表现出色的官兵充实到新团练之中充当教官和伍长、什长,有了王机的配合,练兵的速度大大提高,按照这样的速度下去,再过两个月,李悠手上或许就有上万大军可用了。
能凑到上万大军,团练征召的速度就要缓一缓了,这些兵力完全可以碾压混元教乱贼,若再行扩张就未免容易惹人非议,不过如今大魏已经是风雨飘摇之际,以后不愁没有合适的借口;刚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将大军重新梳理一遍,选拔合适的军官,加强这支军队的实力,将来他们要面对的对手可不是混元教这种软柿子,还会有莫别唐括部彪悍的骑兵,东海岛夷凶恶的步兵,以及。。。。。。大魏多达数十万的禁军。
所以这些日子李悠将前期看好的那些军官分作两拨,一拨留在云州和嘉州的团练大营中训练新兵,一拨聚集到阵前,办了个临时军官培训班,传授他们兵法之道,李悠用《纪效新书》以及此前从陈庆之、白起那里学来的知识对他们进行悉心教导。
在讲课间歇他也没忘了培养这些人的忠诚之心,时不时的黑一把大魏的朝政,讲一讲华夷之别,这些人大多是受够了官府劣绅压迫的穷汉子,很快就被李悠的这些手段收服,言语之间说起云州那些大人也没有此前那般畏惧了,李悠和姚广孝将这一切都一一看在眼中,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又是一年恩科啊!”时光飞逝,不知不觉就到了二月份,算算日子再有俩月就是恩科开始的时候,李悠忍不住感慨道,上一届恩科出了个袁章,去年的会试王机独占鳌头,这一次又会出现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呢?不知道袁章想到此节又会作何感想?
姚广孝听到这话眼中闪过一抹异彩,“主公,这次的恩科或许会比前次更加热闹些。”
“哦?此话怎讲?”李悠问道。
“此前朝堂之上文官合力对付勋贵,故而还能齐心协力,现在勋贵被一扫而空,那么世家和寒门定不会像此前一般默契;科举乃是选拔官员的大典,恐怕无论那一方都要在其中使些手段,这两者闹将起来又怎么会清净呢?”姚广孝虽然远在云州,但对京师的局势却洞若观火,“贫僧听闻去年张果派出手下进京求粮,就让袁汝夔和王季和生了间隙,眼下又逢恩科,这间隙怕是会越来越大。”
“哎,要让这些读书人不争执,怕是比平定漠北还要难啊!”李悠想起了明末那段掐出狗脑子的历史,他还想吐槽几句,忽然听到门外传来脚步声,于是立刻闭上了嘴巴。
“君上,京中有要事来报!”帐篷门口的帘子被掀开,一身风尘的司马错走了进来,看样子他似乎是从云州城快马加鞭来到此处,进来收双手递过一封密信。(未完待续。)
第389章 大敌将至
大帐之中如今只有李悠和姚广孝两人,因此司马错直接将消息说了出来,“黑冰台从兵部得到消息,唐括部厉兵秣马。似有开春大举进犯之势。我已派人紧急传信黑冰台在漠北的人手详加打听,不久之后当会有更多消息送来。”
“司马先生辛苦了!”最早范蠡安排的人手仅仅局限于市井、商户之间,短短数月时间,司马错就将暗子安插到了兵部,甚至还在唐括部之中埋下了钉子,这番成果让李悠大感欣慰,不愧是掌控六国的情报高手。
事情紧急,李悠立刻打开信封仔细浏览起来,信上内容不多,只说明了唐括部最近的动态和召集人马的大致数量,“二十万大军,这比上次整整多了一倍啊!”李悠也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旋即将信递给了姚广孝。
“去年袁章领军长驱直入,接连击溃大魏三十万禁军,丘元德等宿将一朝丧尽,故而他漠北的威望越来越高,抢回漠北的大批物资也让其他部落羡慕不已,所以这次听说他打算领军再次攻入大魏,草原上几乎所有部落都为之动心,纷纷派来族中的青壮。”司马错对漠北诸部的情况也有相当不错的了解。
“哦?袁章的威望越来越高,阿鲁布又如何看待?还有那些漠北诸部的头领、萨满呢?”李悠从他的话里听出了几分意思,任何一个组织之中能够掌管权力的人数终究是有限的,袁章区区两年时间里就位居高位,而且他又是中原人士,在漠北毫无根基,想来定会有许多人并不服气,或许可以从中做些文章。
“袁章终究不是漠北人,根基浅薄,故而阿鲁布对其十分放心,军政要事皆先征求其意见方才做决定;而那些部落首领也因为从南侵中得了大量的好处,对他信赖有加。”司马错不假思索的回答,“唯独此前在漠北地位颇高的萨满因为袁章在草原上传授中原的制度、礼仪,让他们的影响日渐削弱而对他颇有不满,只是眼下他们也分到不少抢来的财货,故而眼下对此还能忍耐。”
“自古蛮夷想要入住中原,不可不向中原学习,而要学习中原则唐括部不可不做出极大变革,眼下依靠从中原的劫掠还能暂缓这种矛盾,但是随着变革的深入,这种矛盾就会越来越大,直至爆发!”李悠说道,从拓跋氏的北魏到耶律氏的契丹,乃是蒙古建立的元朝和女真人建立的清朝,莫不是得了中原文化的帮助才会建立日后的功业,游牧民族的组织度决定了他们的发展极限终究有限,若想突破瓶颈就不得不从中原文化中汲取营养;但是就像历史上任何一次改革一样,这种变革也会侵犯旧有势力的利益,而他们是断然不会将这种利益拱手相让的,“对此司马先生当早做准备。”
经历了商鞅变法的司马错对此深有感悟,秦孝公重用商鞅改革秦国弊政,在商鞅手上奠定了秦国强盛的根本,但商鞅本人却被公子虔和秦惠文王等人车裂处死,想必草原上的斗争不会比这轻松,“黑冰台早已选拔精干探子前往漠北潜伏,平日与其他打探消息的探子从无来往,只求保住自身以待机会的到来,若漠北乱生,黑冰台定能让这场变乱持续的更久,规模更为宏大。”
对司马错的能力李悠深信不疑,姚广孝脸上也露出佩服的表情,接着他插话问起了另外一个问题,“不知京中如何看待此事?料想京营禁军还未完全恢复,没了英国公等宿将,袁汝夔和王季和打算如何应对近年来唐括部的第三次入寇?”
“接连两年,大魏丧师超过四十万,能够领兵打仗的勇将几乎全都为我唐括部所杀,他们如今还能拿什么来抵御我唐括部的勇士?”漠北草原之上,唐括部的王帐之中,阿鲁布看着帐中各个部落的头领,问出了和姚广孝一样的问题。
“这是祖先之灵保佑我唐括部,我唐括部在大汗的大纛之下,定会愈加强盛!”老萨满不失时机地发出高呼,语气中满是神圣之感。
“再过两个月,积雪就会融化,肥美的嫩草就会再次遍布草原,等到战马吃饱嫩草的时候,草原上的勇士就将再次聚集在大汗的大纛之下,向大魏发起进攻。”袁章眼中闪过一道利芒,陡然提高了嗓音,“只是这一次,我们将不再抢一波就返回草原,我们将攻入大魏的京城,斩杀大魏的皇帝,统治更为辽阔的土地!”
这一番话听得帐中这群对大魏的繁华羡慕不已的部落头领血脉贲张,一想到大魏那华丽的丝绸、精美的瓷器和堆积如山的财宝,他们就激动地难以自己,不知道是谁领头,他们纷纷表示了对阿鲁布大汗的忠诚,高叫着报出自己能送上的人马数量,“我的部落可以送出两千勇士,三千匹马归大汗统领。”
“我的部落有三千勇士,都甘愿跟随大汗出生入死!”
“我部中三千五百勇士愿为大汗的先锋,大汗的箭射向哪里,我们就杀向哪里!无论前面挡住去路的是什么人,我们都会将他们碾得粉碎。”
一阵阵积极求战的声音并没有让阿鲁布和袁章有丝毫动容,这些都早在他们的预料之中,前两年抢回来的财富让这个漠北都对唐括部羡慕不已,他们当然想从其中沾些光,只是阿鲁布和袁章想要的却不仅仅是这些人马。
收到了袁章丢过来的眼神,耶鲁部的首领耶鲁翰咕咚咕咚将面前的美酒一口饮尽,来到大帐中间跪下,“阿鲁布大汗是上天降下来带领我们漠北诸部走向强盛的大汗,我耶鲁部愿奉阿鲁布大汗为整个漠北的大可汗!”
“我夷列部同样愿意奉阿鲁布大汗为整个漠北的大可汗!”
“我普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