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晚晚淡淡的看了他一眼,抬腿率先走进了于府。
“进去再说。”
于父连忙带着于家众人跟上,于书雪则是搀扶着于夫人,稍稍落后了他们两步。
看着没有人搭理自己这边,于夫人这才诧异的问:“你怎么把公主带过来了?”
于书雪神色淡淡,搀扶着于夫人往门里走,“母亲这是在明知故问。”
于夫人不赞同的看着她,小声道:“家里再怎么闹腾,只要不让外人知晓,那就单纯只是家事。”
“可你就这么把公主叫来了,这叫外人怎么看于家?”
“日后……”
“日后你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日后你的夫家会怎么看你?
最后的那句,怕闺女伤心,她没说出口。
似是没想到一向疼爱自己的母亲会这么说,于书雪恍然间愣了片刻,眼中出现了几分的茫然无措。
她抿紧了唇:“母亲这话是何意?”
于夫人恨铁不成钢的看着她,“我的话是什么意思,我不相信你不懂。”
“可我就要这么平白受她们欺负吗?”
“如今你进宫做了公主伴读,每个月只回家待上那么几日,忍上她们几分又何妨?”
“忍一时才能风平浪静,退一步才能海阔天空。”
于书雪头也不抬的道:“就她们几个那副作派,我忍不了一点。”
明明她才是正正经经的于家嫡女,明明她母亲才是于家明媒正娶的夫人,可她们两个在家过的是什么日子?
就连公主身边的宝珠都比她快活。
好不容易有了靠山,她怎么可能还会再忍气吞声?
不把她们治的哭爹喊娘,都算是她看在同族的份上大发慈悲。
见闺女没有半分后悔的痕迹,于夫人悠悠的长叹了一声,内疚道:“是娘没什么本事,连带着你也跟着受了罪。”
如果她能立得起来,闺女是不是就不用如此了?
于夫人罕见的开始反思起了自己。
主要是在闺中之时,她读的最多的便只有女戒和女训,上面讲的全都是女子当贞静,出嫁应从夫。
再加上她一直没有儿子,所以在夫家才抬不起头,惹的闺女也受了旁支的屈辱。
更让她伤心的是,即使受到了旁支的屈辱,闺女第一时间想的也不是同她诉苦,而是去宫里向公主求一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