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的视线只都往徐阁老那边看过去,只见他面容肃然,一向老迈佝偻的身形却比平常挺得更直了,只上前一步,跪在了金石地砖上,昂首开口道:“镇国公头上戴了顶帽子,老臣今日却要卸下这头上的乌纱。”
徐阁老说着,只伸手就将头上的乌纱帽摘了下来,恭敬的放在了身侧的地砖上,朗声道:“臣对永宁侯之前所参臣滥用职权、渎职舞弊之罪供认不讳,但老臣绝没有包庇罪犯,太子妃实乃无辜,老臣请求陛下能彻查此事,还太子妃清白。”
永宁侯面上露出一丝得意之色,二十年前的事情,人证物证都没了,查……查破天也查不出来了。
“老臣愧对先帝所托,未能将幕后黑手绳之以法,以致皇家血脉流落民间,老臣恳请陛下赐罪!”金石地砖上,传来重重的叩首之声,皇帝的面色却越发冷峻了几分。
一旁的永宁侯只附和道:“既然徐阁老也说要查,那就查!”
皇帝久久没有开口,但拇指上他常年所带的那枚玉扳指,却已缓缓拈动了几圈。
过了良久,久到所有人心中都生出了几分惶惑来,才听皇帝开口道:“查什么查,二十年前的事情了,东宫已然重建,连废址都没了,你让朕拿什么查?”
皇帝叹了一口气,视线扫过了殿中一众朝臣,只继续道:“靖远乃朕的侄儿,这件事情朕早已经知晓了,原本是预备趁着明日万寿节昭告天下的,既然有人等不及要为他恢复身份,那朕今日就宣旨吧……”
“至于徐阁老……”皇帝看着他,感觉连后牙槽都跟着紧了紧。
演了这么一出好戏给自己看,再联系前一阵子,有御史上奏永宁侯和山西的山匪有勾结一事,他原本没放在心上,这一回却简直是授人以柄。
“阁老既然对所有罪责供认不讳,那即日起便革除文渊阁大学士之位、刑部尚书之职,贬为庶民,回家养老去吧。”皇帝只开口道。
“谢主隆恩。”徐阁老深深的叩拜下去。
永寿宫中,几位嫔妃正在薛太后这边请安。
周淑妃带着六公主和七皇子也过来了,小太监陪着皇子公主们在院子里堆雪人打雪仗,孩子们嘻嘻哈哈的,好不热闹。
薛太后慢悠悠的品着一盏沏了三回的大红袍,视线往隔扇外扫了一眼,只笑着道:“陛下可真是勤政,明儿就是万寿节了,今儿还非要去上早朝,还说下了朝就过来看望哀家,这都什么时辰了,也没见个人影。”
周淑妃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见薛太后这么说,便开口道:“陛下勤政爱民,母后应该高兴才是。”
她们里头正说着,门外忽然就传来了一阵小孩子的声音道:“父皇来了,父皇来了……”
下朝之后,皇帝并没有回御书房,只一路就从太和殿自己走了过来。
宫道中的积雪虽然都已经清扫过了,但地上还有残留的水渍,一路走来,早已经打湿了他足下的龙靴。
皇帝并没有搭理自己的几个孩子,只一径就往正殿走去。
小太监急忙上前替皇帝打起了大红猩猩毡的帘子,皇帝矮身入内,殿中的几个嫔妃便纷纷起身向他行礼。
皇帝神色稍霁,向众人略点了点头,只开口道:“朕有事情要和太后商议,你们都先退下吧。”
第323章真相
院子里的皇子公主们,也都跟着自己的母妃离去了。
欢声笑语一停下来,诺大的永寿宫便安静的出奇。
薛太后垂眸,就看见了皇帝湿了的明黄色双龙戏珠锦靴,只开口道:“陛下今儿是来的有点急吗?”
皇帝没有回答,只是缓缓的在一张靠背椅上坐了下来,过了良久,他才抬起头来,看着薛太后开口道:“母后还记不记得,当年母后身边有一个名叫清夏的宫女?”
薛太后的眼皮跳了跳,端着茶盏的手也停住了动作,抬眸反问道:“你怎么问起她来了?”
那人说着,只随手的就把茶盏放在了一旁的茶几上,装作漫不经心道:“我不是跟你说过嘛,她年纪大了,她家里人来找她,我就把她放出宫去了。”
这都是多少年前的陈年旧事了,若是皇帝不提,薛太后还当真就要把这个人给忘了。
她活了这么多年,从自己生命中出现过的一些无足轻重的人太多了,哪有空每一个都记着。
“朕最近找到她了。”皇帝听了薛太后的话,忍不住低低的叹了一声。
“你……你说什么?”直到现在,薛太后那张波澜不惊的脸上才算多了几分涟漪,只蹙眉道:“都二十多年过去了,你就算找到了她,只怕也认不出她来了吧?”
要是没记错的话,那人就是二十年前她派去东宫放火之后,便从此消失不见的。
但那天东宫失火,引起的宫乱不小,趁乱逃走的宫女太监,加起来也有好几人。薛太后也曾暗中查访过,但都没有找到她的踪影,后来在东宫又寻出了一具无名女尸,薛太后便认定就是清夏本人了。
原本还觉得事情有些棘手,没想到徐阁老查证的时候,竟误将这具尸体当成了太子妃的尸体,并说太子妃是纵火自焚。
太子妃身上落下的罪责,就算逃了出去,也不敢再以太子妃的身份示人,薛太后将计就计,褒奖了徐阁老,东宫失火之事,便算是告一段落了。hr
()
span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