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方太后的地位,她都不用怎么做,召了姜娆去慈宁宫,随便找个借口让姜娆在殿外等上一个时辰,谁还能指责她不成?
可姜娆如今身子重,这么冷的天站在外面苦等一个时辰,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就算没发生什么,谁知道慈宁宫的地上又会不会有处理不及的冰?
宫里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发生了之后甚至让人无法追究。
所以,穆珩能推了也是好事。
没再提方太后,嘉和郡主话锋一转:“大家给善堂捐银子,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结果总是好的,粥棚那边也只是想给生活困苦的百姓减轻一些负担,若是最后反倒是养活了那些混子之流,那就真的要让人讽刺不已了,阿妩,你是怎么想到往粥里掺沙子这样的法子的?”
尤其是,这简单的法子竟是意外的好用。
自从姜娆通过穆珩把这法子递到章皇后那里去后,那些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混子从粥里吃到了几次沙子之后,竟然真的再也不去了。
第169章姜家的传承
姜娆笑了笑:“这些混子本就不是因为填不饱肚子了才来粥棚蹭粥的,不过是想占便宜而已,粥里掺了沙子,真正不吃就要饿肚子的人自然不会嫌弃,可这些混子既然不是真的穷困,又如何吃得下这样的粥?”
忍受不了,自然就不会再来占便宜了。
嘉和郡主听得连连点头:“原来是这样……”
道理谁都能想得明白,但就如姜娆所说的,没有与这些无赖打过交道,又怎么能知道要如何治他们?
嘉和郡主笑着道:“阿妩,你可真厉害!”
姜娆摇头:“这算得了什么厉害?不过是从前见过我父亲处理类似的事情而已。”
“哦?”嘉和郡主好奇了。
“你该知晓,我年少时随着爹娘走了不少地方,也见过许多的人。”姜娆道。
嘉和郡主点头。
“有一次我和我哥跟着爹娘一起去了剑州,那一年剑州大旱,许多田地都颗粒无收,渴死饿死的百姓不知凡几,我们到达剑州时虽然大旱已经过去,但百姓的困苦却并未结束。”姜娆回忆道:“在酒楼里吃饭时,许是见着我们穿戴好,一群难民将我们团团围住乞讨……”
说起这些时,姜娆的眼里有着怀念与追忆。
“我爹娘每一次出远门都带着足够多的护卫,所以倒是不怕被这些难民围住,我那时也只有七八岁,我哥也就十一二岁吧,这一路见多了百姓的惨状,见着这么多的难民,自然也就动了恻隐之心。”
说到这里时,姜娆朝嘉和郡主笑了笑:“你知道的,姜家人对银子都不甚在意,我和我哥那时虽然年纪不大,但手里的银子是真不少,既然觉得这些难民可怜,自然也就想拿些银子分给他们。”
嘉和郡主:……
确实,姜家人花银子时,手是真的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