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决定之前,兰庭并没泄露六皇子的图谋和结盟意向,纵便是对春归也暂时不想提起。
“没几日就到圣德太后寿诞了。”他再次提醒春归:“对惠妃势必敬而远之小心提防,且太子妃及宋国公一定不会束手待毙,这次太后寿诞说不定会有变折发生,辉辉入宫定要警慎。”
结果这晚春归到底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提起桑家大宅,也实在不知应当怎么自她的口中合情合理提出这一线索,深思熟虑后刚下定决心再次利用莫问,还没来得及密信相告,没想到的是樊家命案就已经有了重大进展!
仍是兰庭在次日晚间带会的消息——
原来早在冯莨琦遇害,皇帝下令厂卫彻察之后,桑家大宅就已经浮出水面,不过因为那时皇帝并没有痛下决心,这件事情一直隐而未曝,但主察此案的锦衣卫镇抚使陶啸深已经针对桑家大宅布下天罗地网,只待一声令下便能将这伙实为宋国公蓄养的死士一网打尽。
又兼那位让兰庭挨了鞭子的豪奴高管家,被大理寺逮拿归案之后判了个杖责充军,不过还未惩罚,施推官在兰庭的提醒下就向大理寺卿提出由顺天府刑问高管家的申请,原因是此人也许是柴胡铺灭门惨案的知情人。
连厂卫都得令务必配合,大理寺卿哪敢拒绝?当即便把人犯押送顺天府。
那豪奴原本就对杖责充军的重惩大存畏惧,几乎认定自己当那百杖之后就难保性命,就算饶幸还能苟延残喘,也万万挨不过那漫长艰苦的充军路途,他已是心如死灰,哪里还能挨得住刑问?没等顺天府衙役的鞭子抽在身上,立即就招了。
他印证了宋国公府确然有个下人姓郭名得力,也确然是高世子从大名府带回,一度极得高世子信任,干了一段儿时间的家丁护卫,后来便被高世子外派而不知去向。
已经至少三年,郭得力都未在宋国公府里露脸了。
虽说豪奴的证供并不能坐实高琼的罪行,但也印证了高琼和灭门惨案的确相关,皇帝听闻案情禀报,终于下了“一网打尽”的命令。
------------
第259章西苑寿诞
樊大灭门案的凶手并非隶属桑家大宅的死士,但他正是因为行凶之后的次日前往桑家大宅,被锦衣卫的暗探盯梢,所以没能逃脱天罗地网,他是在宋国公府逮拿落网,不过像施元和这样以“正途”入仕的官员,在刑问时可没那大本事撬开这些经过精心训练的死士之口,几日以来,施推官仍然无法取得确实的罪供。
而圣德太后的寿诞,当然并不会因为这起刑案延迟。
寿诞地点定于西苑,虽说王太后的意思是禁止铺张,一再申明不用文武百官以及内外命妇参拜进贺,只是邀请一些自家的亲朋宴聚一日,不过皇子皇孙、王公宗亲的拜贺仍然在弘复帝的一再坚持下未能减免。此日辰正,太后于太液池西堤的玉熙宫升座,由皇帝率宗室子孙先行贺拜之礼,再然后是皇后率诸嫔妃、公主郡主、宗亲命妇行礼贺寿,再然后才轮到舒娘子等等受到传召入宴的亲眷。
西苑严格说来并不属宫城范域,其得名也是因为位于皇城之西,这里不是帝后生活起居的宫廷,而是作为偶尔游幸的园林,是紧接宫城所在的大内御苑,方便帝后不用大废周折长途跋涉就能游山玩水,当然春归并不因为这次不属严格意义上的“入宫”,理论上只能称为“入城”就如释重负松懈怠慢,她的紧张也并不是仅仅源于自从受到通传后,家中老太太反复的叮嘱告诫。她突然想起年岁还小的时候,和族中姐妹们一回闲谈,不知怎么的就提起大内皇城,对她们而言可谓遥不可及的地方。
犹记得淑贞姐姐当时握着衣襟眼睛里写满憧景:“这一世若让我有一次机会入宫,亲眼看看大内宫廷是怎生的富丽堂皇天仙宝境,就算死也瞑目了。”
但那时对于春归而言,就把大内宫廷认定为一不小心就会死在里头的危险境地。
这样的印象来源于家里收放着的各类杂书话本,不少宫廷斗争惨死终场的故事,春归未必不知这些杜撰不无夸大,但无可辩驳的是皇宫之主,的确具有生杀予夺大权,这种性命完全掌握在他人手中,有如一只兔子闯入虎狼环伺境地,作为一只兔子怎能轻松愉快得起来?春归一直很废解淑贞姐姐作为一只兔子竟然对虎林狼山大怀憧憬的离奇心情。
诸多觐见礼仪规条禁忌已经牢记,且经阮中士“检阅纠正”,春归倒并没有因为紧张以至此时仍然反复记诵,显得颤颤兢兢哆哆嗦嗦,不过她是的确没有闲情观望这西苑三海的景致,自入那面琉璃门,她唯一专注的便是脚下那道平整干净的条石路,至于经过了多少的殿堂楼阁、凉亭水榭,一概没有留意,就更不说细赏那些飞檐之上坐着多少瑞兽,廊梁之上画出哪番花样了。
待一丝不苟进行完毕拜贺的礼仪,在宫人的指引下登上宫车前往布置宴会的琼华岛,春归才隔着纱幔看了一眼这片黛色岚光、烟波浩渺。
宫车是专为获召的太后亲眷准备,规制自然不如后妃乘坐的仪舆,共四人乘坐一辆,有一位春归觉得陌生,但认出另外两位同乘者——沈姨妈和陶表妹母女二人。
她们能得召请并不出乎春归的意料,这毕竟是沈皇后亲自主持操办的寿诞,邀请自家的姐妹和外甥女,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