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皇后她……她……&rdo;
&ldo;有什么话你尽管说就是。&rdo;楚恬语气平静又温和的对张北游说,丝毫不为张北游对他的推断提出质疑,而产生丝毫不悦。
&ldo;大不敬的话也能说?&rdo;张北游小声问。
楚恬答:&ldo;旁人面前不行,但在我面前,你可以畅所欲言。&rdo;
有了楚恬这句话,张北游只管放心大胆的将心中所想全都说出来,但说话的音量却不敢大了。
&ldo;咱们如今的这位皇后娘娘秦氏,虽然贤名在外,被称作是后|宫女子的表率,天下女子的表率。
但俗话说得好,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秦皇后的这份贤德是不是装出来的。
咱们便暂且不论秦皇后有没有做那些恶事的狠心和动机,只论秦皇后有没有做那些事的本事。&rdo;
话说到这儿,张北游故意停顿了一下,见楚恬很有兴趣听下去,才又接着说:&ldo;当年先皇后沈氏骤然薨逝,中宫之位悬虚,陛下本不愿马上册立新后,却耐不住宗亲言官的一再进言,只能答应尽快为凤仪宫选定新主。
当时,最有可能问鼎后位的有两位娘娘,淑妃与贤妃。
为谋夺后位,淑妃与贤妃在宫里针锋相对,两人身后的柱国公府和敦肃侯府便在宫外较劲儿。
两方势力你来我往,冲突不断。
那个时候殿下年纪虽小,应该也记得当时宫里有多乌烟瘴气。&rdo;
楚恬微微点头,表示他对当时的许多事还记忆犹新,并示意张北游继续说下去。
张北游便又接着说:&ldo;柱国公和敦肃侯都是当年助陛下最终登上帝位的大功臣,也是极得陛下倚重的肱骨之臣。
陛下待淑妃和贤妃究竟有没有真心不好说,可陛下却是真心不愿眼睁睁看着柱国公和敦肃侯两方为后位相残相杀。
陛下心里很清楚,无论是册立淑妃还是贤妃为后,没能如愿的那一方一定很不甘心。
在一切尘埃落定以后,虽然不会再有明争,但是却会暗斗不断。
为了平息两方的争端,陛下只好选择谁都不立,以先皇后薨逝之前曾留下遗言为由,册立了母家无权无势,为人又和软庸懦的顺嫔秦氏为后。
对了,殿下。&rdo;
张北游忽然话锋一转,问楚恬,&ldo;殿下认为,沈皇后薨逝之前确实有留下这样的遗言,还是陛下为了能更名正言顺地册立秦氏为后,故意胡……呃……那个什么的。&rdo;
尽管六殿下说让他畅所欲言,可他也不好当着人家儿子的面,说人家爹是个满口谎话,诓骗了全天下人的大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