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良久,在脑中将所有阅卷官的习日过滤了一遍。秦遗风终于做出了决定,缓缓将两首诗赋的稿子,极为自然的放回案台上。谁也不曾注意,他将其中一首压在了另一首的下面,而且微不可查的在最上面那张稿子上,用食指轻轻的扣了一下……
江志轩是正对着秦遗风坐着的,自然将这个动作瞧得清清楚楚。
心中终于也做出了决断,待秦遗风带着一众考官远去之后。终于深吸一口气,提起毛笔,饱蘸笔墨,一字一句的将那首诗誊抄到考卷的诗赋一栏上面……
贡院外,李钦、吴佩、莫少杰、冯恭民,以及一干受江志轩资助的士子翘首以盼。一边焦急的等待,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今科春闱的考题。大多数人都被诗赋一题给难住了,虽说这一群人,没有人交白卷。但是其中大多数人,都对自己所作的诗赋不甚满意,不断的唉声叹气。
天色擦黑时,江志轩终于背着沉重的书箱,从贡院大门慢慢的出来。脸上风轻云淡,无悲无喜。看见外面这一群翘首以待的同年,这才露出了丝丝笑容,紧赶两步走了过来,跟一千同年打招呼。
见他出来,一群人呼啦一声围了上去。七嘴八舌的询问,称呼不一样,但是问的问题却都一致:
”考得如何?“
江志轩微微一笑:”尽力而已!想来当无太大问题吧……“
李钦奇怪的问道:”那姐夫为何比我们迟了这么久?你可知道,便是最晚交卷的恭民,都已经出来了一个多时辰了!“
江志轩闻言,有些无奈和自嘲的笑道:”还不是被那诗赋题给闹的,我做了两首诗,难以取舍。这才耽误了如此多时间,若非眼看着贡院之内只剩下我一人了,只怕到现在都还不曾出来……“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一个贫寒士子颇有些艳羡的接口道:”不慌,是解元公,我等连一首应景点的诗,都是想破脑袋才勉强作出来。解元公倒好,一下子就是两首,还难以取舍!“
众人再次会心一笑,虽说他们都迫切希望自己高中进士,改变如今贫寒尴尬的处境。可是他们更希望,眼前这个让人***风的解元公,自己这一群人的大恩公能高中。毕竟,***要取的进士及同进士数量,多达三百余人。
笑闹了一阵,众人皆渐渐安静下来。接下来的半月时间里,便是等待放榜的日子,这也将是最难熬的日子。一些人已经开始为这半个月的生活发起愁来。当初,江志轩将他们召集到新龙门客栈暂住之时。
并不曾说明春闱之后,还要资助他们。
当下,便有几名贫寒士子,出声要告辞。却被江志轩出声阻止了:
”是好是坏,咱们总算熬过了这一关,今晚当好生庆贺一番。诸位同年,走,咱们回客栈,今晚不醉无归!“
李钦等人立马拍手叫好,冯恭民等贫寒士子却一脸诧异:还回客找?当下期期艾艾的出言道:”解元公的好意,恭民等人心中感激。
不过,春闱已过,吾等……或写字卖画,或找高门大阀作师爷幕僚…也该找个营生了。“
一干贫寒士子一阵沉默,春闱前的那四五天,可以说是他们近些年来最为快活的几天了。虽说只有短短四五日,但是这四五日内,他们丝毫不用为生活发愁。一众同年之间,饮酒赋诗,相互印证学问,何等快意?只是,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他们都是读书人,自然有读书人的骨气和脸面,怎么好意思长期依靠解元公的资助?何况据他们所知,解元公的万贯家财,也是解元夫人好不容易挣来的。
当即,一众士子皆出言要告辞。江志轩见状,知道这些同年心中顾虑何事,若是他站在这些同年的立场,恐怕也会如此选择。
也不好勉强,只好互留了联系的方式和地址,一众贫寒士子心存对解嘉公夫妇的无限感激,和江志轩等人依依惜别。
待所有士子都离开之后,场中只剩下江志轩等四人,还有冯恭民。
李钦颇为奇怪的问道:”冯大哥,你有何打算?“
冯恭民犹豫了一下,这才期期艾艾的答道:”李……公子,恭民冒昧,想到贵府,拜谒李大人一番,不知……是否方便?若是此次春闱再次落地。恭民想……今后便在京师谋个营生,不再返回扬州了……“
虽说人家要拜谒的是自己的亲爹,李钦却还是下意识的望了望姐夫。这种事情,他自己是拿不定主意的。江志轩见他朝自己望来,自然知道他的意思,便出言点点头:
”如此,恭民便随我等一道,先到家岳府上吧,待轩禀明家岳,再做定夺!“
冯恭民大喜:”谢解元公!“
江志轩不在意的摆摆手,和众人缓缓朝李府而去。
再看贡院这边,待最后一名士子交卷之后。李孝恭和秦遗风二人,指挥着一众礼部属僚,将所有考生的考卷归类整理。然后将实际参加礼部省试的士子名单整理出来,由李孝恭带着,在一众皇家千牛卫的护卫下,入宫交与皇帝陛下复核。而剩下的秦遗风,则带着考官,连夜开始阅卷。
春闱不同于乡试,阅卷任务要繁重得多。仅仅二十来名阅卷官,要在十日之内,从这一万余份考卷当中,甄选出堪为国家栋梁的三百人。平均每人每天要阅的考卷,都超过五十份。要知道,这可不是读散文诗赋。需要考官集中心思,仔细阅读,从中发掘考生的文学才情,治国理念,政治抱负等一系列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