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重生之我是阿斗短剧免费观看 > 第208部分(第1页)

第208部分(第1页)

潘浚对于刘厚这个说法很不赞同,他的理由是:君侯(指关公)威震华夏,孙权必不敢轻捋其胡须。况且,刘、孙两家还有联盟之约,孙权怎么会轻易撕毁盟约擅自进攻我们呢?再说了,君侯设立了烽火台,如果东吴偷袭,烽火台就会发出信号,到时候我们有了防备,他们怎么可能偷袭成功呢?。

这也是蜀国上下普遍的看法,连诸葛亮都在这一点上没有看清楚形势。当然,蜀国也不是没有明白人,例如赵云就曾经建议放弃荆州,将荆州丢给吴、魏两国去争夺算了,无谓虚耗兵力在这个四战之地。可惜这样的声音太弱小,影响不到蜀国的决策层。

刘厚道:“此事千真万确,至于消息来源,这里就不详细述说了。潘将军只要知道这个消息是确切无误的,只要专心想破解的对策就行了。”

这个时候,刘厚显示了其独裁的一面,开玩笑,都火烧眉毛了,还搞什么民主,谁还有时间费劲跟你解释什么。刘厚决定跳过解释情报来源的过程,直接进入下个环节——想对策。

而原来跟着刘厚从“工业部”过来的班底,倒是没有人对刘厚这个惊人的消息有什么怀疑。毕竟这几年见多了刘厚和左慈这两师徒的种种神奇之处,再加上,这两年他们逐渐培养刘厚的领导能力,逐渐习惯了听从刘厚的命令。

接着,刘厚又抛出重磅炸弹,说这次东吴偷袭荆州的计划是由陆逊策划,吕蒙具体执行的,他们将身穿白衣(指便服,不是白色的衣服),装扮成商人,伺机接近烽火台,然后突然发难控制烽火台的人,使他们无法发出消息。然后再骗开城门,偷袭南郡。

刘厚努力回忆,将小时候看过的《三国演义》里有关“白衣渡江”故事的一些过程尽量讲述出来。同时,心中也在暗暗遗憾,现在自己还能依靠对历史的认识做出未卜先知的预测,等荆州事了,整个历史将会被自己改变,到时候自己的历史知识将不再起作用,到时候万事就要靠自己了。

潘浚听到刘厚将敌人偷袭的过程说得那么详细,连身穿白衣控制烽火台这样的细节都能说出来,顿时也不敢再怀疑刘厚的消息来源了。心里想,这位世子估计早就安插有细作在东吴阵营,肯定是他们的偷袭计划被细作侦知,怪不得世子不辞千里跑来守荆州,原来是这样。

而从“工业部”跟来的刘厚旧部也暗暗惊讶,这个左道长功力日渐精进了,怎么可以将未来的事情推算到这么精细的地步。从来那些擅长术数的方士推算事情的走势都只有一个大概轮廓,甚至很多方士都是说些模凌两可的话,这些话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事前根本无法知道这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往往事后去印证才恍然大悟。

而这次左慈不但预测到东吴要偷袭荆州,还将细节都预测出来,难道左慈真的是神仙?

不管“工业部”一班旧臣怎样想左慈,刘厚继续主持会议,他决定采取头脑风暴法,希望大家一起商量个对策出来。可惜的是,人家头脑风暴参与者个个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可是看看自己头脑风暴会议的这几个人,都是些什么货色啊。

费祎虽然是个文臣,但是他擅长内政,对于战争方面的谋略他也是初哥一个。郭攸之还好些,毕竟他所学比较驳杂,兵法韬略也有所涉猎,算是一个可用之才。

张苞和关兴两个小子就不要指望了,毛都没长齐的两个毛头小子,整天只知道打打杀杀,让他们冲锋陷阵还勉强可用,让他们出谋划策还是算了吧。

蒲元潜心于技术研究,属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打好铁的类型,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地头蛇潘浚草包一个,估计也提不出什么有建设性的建议。

他现在从来没有这么渴望过能有一个超级谋士在身边,可惜的是刘备怎么都不肯将庞统派给自己。

会议进行了一个时辰,依然没什么好的结果出来。这时候,刘厚突然想起一件事:吴军到底什么时候来偷袭?

刘厚将这件事说出来,大家又七嘴八舌讨论起来。张苞说怎么左道长没有推算出具体时辰?惹得刘厚连连翻白眼。郭攸之提议加派探子去打探。费祎说应该紧闭四门,不让任何人进出。潘浚提议加紧四门守卫,加紧城中巡逻。

好吧,毕竟这不算一个很难的议题,在座的也不算十分草包,最后刘厚汇总了一下大家意见,做出了决定:加派探子沿河打探消息。如果见有白衣人乘大船渡江,不得惊扰他们,立刻回报。

由于刘厚带来的人马不熟悉这边的道路情况,所以这件事情只能是有潘浚安排原荆州军的人去实行。刘厚是想起做什么就马上要去做的性格,于是立刻让潘浚安排这件事,一刻也不肯耽误。

等潘浚安排好探子的事情后,天色已渐暗,刘厚他们到达南郡之后,就开始接管南郡工作,然后安排赵云出征,再然后开军事会议商讨退敌之策,不但没有时间休息一下,甚至连晚饭都没吃。这个时候,大家都饿得肚子咕噜噜直叫。

于是,潘浚连忙叫来手下,让其安排酒席。刘厚让他将饭直接送上来议事厅,打算让大家一边吃饭一边商议,甚至做好秉烛夜谈的准备。

这令潘浚稍有微词,他本来想趁着给刘厚接风洗尘的机会好好海喝胡吃一顿的,谁知道这个世子那么不讲究,不但不给饮酒了,连饭都不给好好吃一顿,整个边吃边谈出来算怎么回事啊。

刘厚当然不知道潘浚心里的不满,就算知道也用不管他,这就是上位者的好处,以自己世子的身份,和潘浚相差n个档次,说得不好听点,这里没有他说话的份。再者说,毕竟现在时间紧急,可以说是争分夺秒,虽然自己已经到了荆州,但危机还没解除,情况还很严峻,那些枝末小节现在也无暇顾及了。

一会儿,饭菜送上来,每人一个托盘装着一份饭菜,放在各人前面的案几上。刘厚心想,原来这种分餐的吃法不是西方人发明的啊?我国古代就有了。看来不但围餐是国粹,连这号称更卫生的分餐吃法也是国粹嘛。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南郡就建在长江边上,在这种上流社会的宴席上,自然能吃到鱼虾蟹等河鲜了。“工业部”出来的一班人平时不能说没有吃过河鲜,不过吃那么丰盛的一顿河鲜倒不常见。于是,一帮人也是吃得有滋有味,大快朵颐。

席间唯有刘厚和潘浚二人见怪不怪。刘厚在物资极端丰富的后世生活过,别说什么河鲜,就算是海鲜也没少吃,对于这样一托盘鱼虾蟹自然没多大惊奇。

潘浚常年驻守本地,这样的饭餐自然也没少吃,所以对这顿河鲜也没多大感觉。不过毕竟天色已晚,自己的肚子也在抗议,而看样子,这个会议还不知道开到什么时候,何必为难自己的肚子呢,不满归不满,该吃的还是吃吧。

大家看到刘厚对一桌的河鲜无动于衷,也不由得感叹自己这个少主少年老成,沉着稳重。

这个时候,刘厚逐渐将开小差的思想拉了回来,重新进入讨论对策的正题上来。

“诸位,其实说到兵法谋略,虽然有很多种,但是常用的也就那么几种。”刘厚停下了筷子,看样子是打算长篇大论一番了。

“愿闻其详!”“工业部”几人同时向刘厚拱手道。

第二章 开赴荆州

刘厚回到“工业部”时,看到整个“工业部”都沸腾了起来。整个“工业部”灯火通明,在有关部门的安排下几乎所有人都行动了起来,搬运物资的搬运物资,整理行李的整理行李,检查武器的检查武器。无数人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自己的工作。

这个出征场面他们早有预案,也早就经过预演,所以虽然忙碌,但是一切都是井井有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