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蝗虫竟然还是中药!”
“飞黄腾达,这名字取得真好,在体制内混的确实喜欢!”
“我想起了有一道菜叫做霸王别姬,其实就是在炖母鸡的上面扣上一个王八!”
“明天我就要去抓一些,专门做给我的父亲吃!如果不是因为他,我上高中时写的《我的市长父亲》这篇作品也不会获奖!”
“卧槽!你丫的莫不是“潮汐海灵”袁华?”
“我有一个问题,既然蝗虫可以吃,为什么古代闹蝗灾的时候,人们不把蝗虫抓来吃呢?”
“说的没错,为什么那时候的人们还要啃树皮?”
一开始,直播间的观众们都还在玩笑调侃。
直到一名观众抛出问题后,其余人纷纷响应起来。
这个问题问的很巧妙,一般人在短时间内还真的回答不上来。
江南笑了笑,想都没有想,开始道:
“蝗虫的繁殖能力非常的强悍,而且数量非常的庞大。”
“像其他的自然灾害,一般多多少少还能够留下来一点,但是像蝗虫一来的时候,完美演绎了一个成语:寸草不生。”
“能吃的,或不能吃的,都要给你吃得干干净净。”
“正因如此,在古代,人们非常害怕蝗灾,也一点办法也没有。”
“即便是现在,一些相对比较落后的国家闹了蝗灾,也是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蝗虫群将庄稼吃掉。”
“他们之所以不把蝗虫抓来吃掉,从而填饱肚子,主要有三大原因。”
“第一,流动性强!”
“蝗虫到这一片地区的东西吃完之后,就会一起进攻下一片田地,根本不会有长时间的停留。”
“蝗虫群不但数量多,飞行速度也奇快,每天可以在强风下飞行300英里。”
“除非是早就已经做好捕捉的准备,不然收获是非常微小的。”
“第二,封建思想!”
“民间俗语“久旱有蝗虫”。”
“《诗经》中多次提及蝗虫等昆虫,如《小雅·大田》有“去其螟螣,及其蝥贼,无害我田稚”句。”
“但是,在唐代以前的古代人,可是把蝗虫看作神来敬奉的,甚至名曰“蝗神”。”
““蝗”字,就有“虫中之皇”的含义。”
“当时他们觉得是自己惹恼了神明,从而蝗神才降灾责罚他们。”
“当年的埃及人也是如此。”
“所以,古人别说吃蝗虫,甚至连捕杀都不敢!”
“在晋朝时期,干宝的《搜神记》便载有关于马头娘的神话传说。”
“所谓马头娘,其实就是蚕神。”
“《山海经·中山经》还记载着司蜂之神: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无草木,无水,多沙石。有神焉,其状如人而二首,名曰骄虫,是为螫虫,实唯蜂蜜之庐。”
“《庄子·齐物论》记载了庄周梦中化蝶的故事等等。”
“通过上述神话与故事传说,表明了古代人们对昆虫,确实基于宗教之信仰而加以崇拜之。”
“这种巫文化的类型由来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