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个客人不少,当主人公的唐翘肯定是要招呼的。
龙凤胎今个也是主人翁,穿着崭新的新衣服,跟在爸爸妈妈身后,乖巧的跟今个来这的客人打着招呼。
到处都是操练着土话的热情面孔,一张张面容黝黑,沟壑纵深的乡下人超出一般的热情,还是让这对不常见人的龙凤胎拘谨万分。
好在先前被哥哥姐姐小舅舅带着在村子里溜达了几天,知道大家这会逗他们是因为喜爱的缘故,虽说不至于落落大方,但行为礼仪上,还是可圈可点的。
带着闺女儿子走了一圈,跟客人们打过招呼后,特意把朵朵还有铁蛋喊来,让他们带着弟弟妹妹出去玩。
反正今个的面也露了,剩下的也不用他们招呼。
唐翘的过往虽然在报纸上刊登了,但是村子里信息不流通,这种报纸广播类的主流媒体传播速度远远比不过口口相传,唐翘刚刚到家就已经听见数十个她死里逃生的版本了。
在吃饭的过程中,自然也有人凑热闹似得问她那几年的事。
唐翘无奈,只好把这次归来已经重复了无数遍的过往,再次说了一遍。
好在大家都是看着她长大的,不明白啥是稀土分离,也不懂啥航天火箭的,只一个劲的点头说了不得,还带着自家娃一个劲的说要向她学习之类的云云。
原先她在豆庄跟大湾沟附近的汽水厂,也因为规模小,地段不佳要换场地了,这次搬到镇子上的新厂房,村子里在那打工的,回来好一顿吹夸,这会换厂房,扩大规模的,肯定是要再招人,这几年长大的,还没个工作的人其实也盘算着,看能不能走个关系,找个营生。
周围不少拉着关系的人都被她娘给堵回去了。
唐翘也是个人精,反正你们该说说,我应不应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天热,做的菜也带着些油腻,唐翘自个不是很想吃,撑着精神跟人客套完了,回屋去看这几年砖瓦厂的账本,马为东这几年帮忙管理着厂子,又因为吕长涛的牵线搭桥,这几年的收入不错。
原先的由一台设备,这会也演变成了三台,每天的出砖量还挺可观。、
这些盈利的钱都是在她娘手里收着,昨个夜里给了她,唐翘合上账本,心满意足的松了口气,跟那几天程阑突然给她看矿厂分红时的惊吓相比,今个她已经非常的淡定了。
合上账本,想起了一件事,跟嫂子说了下,让她跟村长说一下,说是有事商量。
如今的村长已经不是当年跟她一起斗掉李支书的那个老者了,现在换成了他小儿子,年纪跟她哥差不多,老实的面相,但是处事上,透出几分精明,听家里人说,行事作风跟他爹当年如出一辙,心里有点小算盘,但还是有一颗为村民服务的心。
村长被邀请进屋子,见到这大湾沟出来的金凤凰还有点手足无措,但是经过一番交谈,听出她话语里的意思时,他惊喜不已,“你是说,要给咱们村子盖个新学校?”
唐翘点点头,“我是咱们村子哺育长大的,这会难得有了些能力,肯定是要回报咱们村的。”
盖个学校看起来要花不少钱,但是原材料她不愁,砖瓦厂的砖成本虽有,但是完全在她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至于人工,她更不愁了,给村子建学校,受惠的是村子里的孩子,她就不信这盖房子的还要钱,这样也就省了人工支出。
第九百零四章孩子气
现在村子里也没小学,孩子们上学的话,需要翻过那个山头到隔壁村的豆庄来,她这小学建好,书桌啥的准备上,到时候估计还可以吸纳其余村落的生源呢。
“学校建好了,只要我这砖瓦厂还在,每年都会拨钱,钱也不多,六个年纪,每个年纪都会选出十个贫困生补助名额。”她也担心有些有天赋的孩子因为家庭条件上了不学,特意弄出个助学金,只要稍微上进点,被核实过真的家庭困难,这钱上面她不会小气。
唐翘算过一笔账,每年六十个贫困生补助,出来的钱也不过是砖瓦厂盈利额的九牛一毛。
其实她不是很想算计的那么清楚,但是现在事实摆在面前,马卫东跟她说过,村子里眼红砖瓦厂的不在少数,跃跃欲试想插一脚跟她干擂台的也有,她倒不怕有红眼病的人能对她造成什么损失,但就怕有些小人弄幺蛾子。
现在她学校弄好,补助发着,村子里自然有人念着她的好。
而且最令她欣慰的是,刚刚吃饭的时候,听见有人交谈,说是回去了也让自个闺女上学,都是一样的水土,唐家能飞出来俩金凤凰,凭啥他们就养不出?
一个好的正面形象是能带动好的周围风气,唐翘希望这次能有机会,能改变大湾沟村里姑娘的命运。
能有一个姑娘命运改了,那她就没白付出。
村长出去的时候,连连道谢,他得赶紧回去跟村民代表说一下这好消息,还得让各个队里抽出人手来建学校,唐翘同志可是说了,要建成两层小楼那种,里面直接就把书桌椅子给配齐了。
下午的时候,村子里喇叭就开始广播这个大好消息了,唐翘做这决定的时候是根据砖瓦厂的盈利能力来判断的,多少有种心血来潮的意味。
她娘还不高兴说她钱多没处花,闹脾气。
谁知道下午的时候院里就堆上了好些村民感谢而送来的贺礼,被人围在人堆里,不停地听着周围的恭维声,哪儿还看得出白天的不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