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的唐朝所有买卖东西的地方一定要在两市内,这是一个很扯蛋的规定,提出这个建议的人一定要打倒,这完全是在阻止商品的快速流动社会经济的自由发展嘛。那些官老爷不用操这个心,但是普通人日常生活却相当不便,买个菜什么的得走老远,而且到了晚上还要关门得,夜市这玩意是不存在的,想要搞个烧烤来点冰啤什么的叫三五好友一边喝酒一边看路过妹妹的白大腿那就别指望了,除非节日什么的才有可能。
所以李好只能匆匆的赶去,因为李好对长安城还不是很熟,随行的还有马夫李三,名字是李好给的,因为他是李家的马夫,在家排行三,跟那啥燕子李三完全扯不上关系。各位看官千万不要误解。
不过这个时候的唐代人可以很自豪的对自己每天的吃食拍胸脯说他们的质量乃是信的过产品,良心产品,能经的起考验的产品。比起后世那所谓的放心药良心药什么的可靠多了,因为唐朝有一套很严格的食品管制条理的,卖假货卖有毒物品的都要受到法律严肃处理的。就连自家有毒的东西没放好或者没通知好被别人偷吃死了还得追究刑事责任的。所以说大唐市场所卖得食品绝对是信得过产品,放心产品。
匆匆的跑到西市,买好了自己需要的菜和几只鹅,然后买了大半只猪,这让卖猪肉的老板笑开了颜,这个时候的猪肉还没有普及,大多数人觉得猪肉很低贱,根本就不吃这些的,虽然买了大半只,但是花的钱并不多。
东西买好了就满西市找印刷馆了,两人兜了好几个圈后才找到一家快要倒闭的印刷馆,同店主交流一翻后,金手指一开店主立即把李好奉若天人,连忙要求留下地址明天过府细商,李好交代了下就匆匆的往回走了,他还要急着回去下厨。肚子饿,没办法,唐朝三餐流行的并不广,只有贵族官老爷有钱人什么的才有这待遇,家庭贫穷的人家都是两餐的,早上吃的那一点早早的就被消化了。
路过奴市的时候看见十几个小孩正被摆在一起卖,有男有女,大概十岁多点的样子,一个个看起来精神萎靡,穿的破破烂烂可怜兮兮的样子。这种事情李好最看不得的,没见到没事,见到了心里就难受,他大手一挥叫马夫李三上前去把那些孩子全部买下,最后钱不够还从戒指里掏出一个大唐人眼中的宝物换掉,顺便买好了他们的日用品然后带着十几个孩子浩浩荡荡的回府了。
李好考虑的并不多,家里现在房子够住,钱粮够足,多十几个孩子也不怕,自己还可以教他们学习,反正已经有了三个女学生,多十几个更好,人多热闹点。到时这些弟子还可以帮助他把他的传统推广到更多人中间去,让一代宗师李好同志的光辉照耀更多的地方。
☆、第十一章 来自未来的美食(文)
带着十来个人回去的时候吓了家里的人一大跳,武氏听李好说了原因后便不再吭声了,这个女人柔顺的很,基本李好说了的话她都不会反抗的,所幸的是李好大男子主义也没那么强,有些事大家住一起,通下气都好,免的胡思乱想。最高兴的是武月了,有那么多和她一般年纪的人可以陪她玩耍了。
把那十来个人丢给武氏来安排后李好一头扎进了厨房,为了这个武氏还唠叨了他一下,无外呼君子远庖厨之类的,被李好哄了几次才把她哄开。笑话,这厨房他不进来,做的东西让他怎么吃?君子远庖厨这就跟后世的女孩子进厨房说会变黄脸婆一个样,都是为了自己偷懒编出来鼓吹给自己掩丑的。大半只猪的猪肉他们一顿肯定吃不完的,所以要进行分解,腌制的腌制,风干的风干,该熏的熏。
做哪几道菜,他早准备好了,一道红烧肉,一道干辣椒小炒里脊肉,这是他小时看到别人家杀猪的时候要搞的一道菜,一道回锅肉,一道清炒菠菜,再加上冬瓜炖排骨汤。份量多点,够这些人吃了,而且这些菜还不用放什么油。两个丫鬟帮他打下手,武氏和武月也不时的跑到厨房看看,香喷喷的菜稥吸引的小女孩口水直流。几道菜很快就做好了,李大厨师来大唐的第一次手艺正式亮相被端上了大厅的桌子,二十来号人围着桌子开始欣赏他带来的手艺。
香喷喷的菜肴很快把众人的眼光全部吸引道桌上来,这让李好有点小得意。新买来的小孩子全部洗干净换上新的衣服站在大厅,见了李好进来一片齐刷刷的声音:“阿郎好”吓了李好一大跳。
抬头一看,发现这些孩子洗净后换上新衣服,个个显的精神多了,眉清目秀的都挺招人喜欢的,李好摆摆手制止了他们的问好,嘱咐他们以后以先生来称呼他就可以,其他礼节在外就遵循大唐的制度在家就简单点好了,他这里没那么多规矩。
其实唐朝的一些习惯问好什么的对于一个现代穿越过来的人确实不怎么习惯,不过别问为什么李好会懂唐朝那么多东西,因为他开了金手指,穿越就是金手指,其他都是附加功能。
饭前一碗冬瓜排骨汤,暖胃又开胃,一屋人都喝的滋滋有味,甚至连碗底都舔的干干净净,至于桌上的菜那更加让人开胃了,不过大唐人是没辣椒吃的,所以加了辣椒的菜吃了的后果就是除了李好外一屋子人都在抽气,偏偏那菜味道特好,还很开胃,所以明明都是辣的冒汗,拼命抽气,还是忍不住要吃。
这时代的饭菜同未来的美食一比;噢;那是没得比的。别说食材了,就连现代人惯用的“炒”菜技术,到宋朝才有明确记载呢。唐朝人还是以水煮、汽蒸、火烤为主。所以李好跑到厨房秀炒菜技术,光找合适的锅灶、铲勺就把他忙的鸡飞狗跳的。
红烧肉和小炒肉比较吸引人的味道,除了辣还因为是鲜肉现做的,其实在唐朝如果是一般的平民人家或者中下层士族,吃腌制类肉品的数量,要多过吃鲜肉,因为鲜肉真的是很贵,不好保存。不仅如此;就连那道清炒菠菜都不是一般人家可以吃的;因为这个时候菠菜才刚刚从外面引进不久;在大唐范围内种植的不多。
大唐过年前和后世一样也会大规模杀猪杀羊来欢庆,也会有很多肉一时吃不完;这时候就得动用科技手段—人工防腐剂什么的弱爆了,古人用盐、醋、酒、花椒等各种调料,加上风干、烘干、发酵等制作技术,就能做出脯、腊、酢、菹等各种纯天然、无公害,保质期又很长的食物,而且很好吃哟。
至于其他的以后再说吧;反正总结来说唐朝的吃食很匮乏;不过呢;也有那么一两道还是源远流长;享誉世界的;这不李好回来的时候路过一家做鱼的小酒楼的时候;就看到那么一道鱼做的菜。只不过那鱼不是后世的什么水煮清蒸红烧的。那道菜叫切鲙,是生吃的。
他从马车上穿过酒楼的大门远远的看了下,碟子里的食物,大多呈丝状,也有小片状,片状的都是半透明白色,极轻薄极细嫩,碟边还堆着嫩绿色的葱碎,另有芥末、豆豉、蒜泥、橙丝等调料。拿筷子夹起白丝,就着葱芥送进嘴里一尝,又滑又凉,鲜腻中带着甜味。这种食物,李好穿越前只在日本风味餐厅见过,就是那些型男潮女最爱被宰的地方。这道菜在那地方就是标价贵得要死的生鱼片哟或者叫刺生。
但是在唐朝;这个就叫切鲙;而且还是很通常的一道菜;没办法,不是看不起那岛国小矮人。生鱼片这种东西,在唐朝人的食谱里确实很常见。不仅如此,虽然唐朝的贵族男子一般是看不起厨艺的,但是他们却觉得自己在人前亲手表演“切鲙”的技术,是一种时尚流行风范。您说那某岛国炒作出来的“日式刺身”,有资格在唐朝人面前炫耀吗?你说我们有必要傻呼呼的放着祖宗的好东西跑那日式餐厅被宰吗?
这顿饭是李好来大唐后吃的最爽的一顿了,也是吃的最多的一餐,其实满屋子的人都一样。后果就是桌上的饭菜全部吃的精光,武家四人都吃的香汗淋漓的,脸蛋红通通的。武月吃完以后还舔着舌头问李好明天还有没有这么好吃的,得到肯定的回答后眉开眼笑的和姐姐们扎一堆去了。
饭后的必备节目还是李高人的<三国演义>;没办法;这个时代的晚上平民娱乐不多;想去青*楼看看吧;晚上等下回不来,怕跪搓衣板。这大唐晚上是搞宵禁的,没有特别的条子晚上在长安街上跑来跑去那是找死,基本都是竖着出去,横着回来。今天晚上的听客多了十来个人,武女皇竟然还拿着纸笔一边听一边记下来了,这让李好心里暗自得意。
故事讲完了,小朋友们就得回去睡觉去了。李好的夜生活才开始——当然不是和武夫人玩那噼啪噼啪的游戏了,想歪的自己蹲墙角去。他要备课啊,明天学生还多了十几个了,这算的上一个正式的班了。
夜已深,李好还在挑灯奋战,鹅毛笔都被他用坏了几支了。不过身边还有一个女人在磨墨侍侯,红袖添香倒也是一件惬意的事情啊。这不玉人还给他端来一杯热茶,李好从武氏手里接过茶杯,看都没看一眼一口喝了下去,然后。。。。。
“噗”的一声,茶全部喷到地上去了,吓的武氏连忙过来帮他收拾,如果他先把鼻子凑到杯上,深吸一口气,他就能闻到的,除了茶叶的涩香味外,还有姜的麻辣味,薄荷的清凉味,酥酪的奶香味……可是他是直接喝下去的。
第十二章 郎君;夜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