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0f一顿年夜饭,吃了将近一个小时,一直到天色渐暗,灯火辉煌之后,众人才吃饱喝足。
吃过了年夜饭,大家都在商量着接下来要去哪里玩。
李天清就不必说了,他跟玉兰嫂子还是新婚夫妻,自然是去过他们的二人世界去了。
韦笑的爷爷奶奶也有了好的去处,在白天的时候就已经跟牌友们约好,一起去小镇的广场那里看演戏。按照本地的习俗,年三十的晚上都会有戏班子来这里唱戏,而且一唱就是大半夜,直到临近半夜十二点才收摊休息。
韦笑的老爸也跟李天清的爸爸说好了,等下就一起去打麻将,决战到天亮!
韦笑的老妈则比较的顾家,要留在家里守岁,一边守岁一边看春晚。
原本老妈还想叫韦笑陪着她一起守岁,不过韦笑还有一些事情要做,只好找个借口拒绝了。
春晚其实不怎么好看,每年都是差不多的节目,没什么看头,韦笑都已经有好几年不看了。大多数时候,他宁愿出去大街上逛街,也不愿意呆在家里看无聊的节目。
更何况,他确实有比较重要的事情要做。
“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于农业。
“过年”起源于古代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起初日期并不固定,秦朝之前先后规定过12月、11月、10月的第一天“过年”,直到汉武帝实行“太初历”才正式确定在正月初一。从殷商至清朝,“过年”有“元辰”、“岁朝”、“元日”、“元旦”等多个名称。
在上古时期,同样也在过年,而且同样是在年末的最后一天,只不过两者的意义跟形式略有不同。
在巫族中,每年的年末都会举行一次盛大的祭祀活动,用来总结一年的得失,顺便检验年轻后辈们这一年的修炼成果,也就相当于现在的期末考试一般。
因此,在上古时代,巫族的后辈们都很少会期待过年的,尤其是处于少巫境的年轻人,此时正是博学众家之长的时候,不但学得多,而且还学得杂,最怕考试!
不过,在几千年后的今天,韦笑却也没有害怕的必要了。
后卿、女魃、将臣、勾赢,他们四人身前都是人族,就算死后变成僵尸,也还是属于人族的一员。其余的镇山百兽都属于灵族,就连刚刚册封的大明也是灵族。
曾经辉煌一时的巫族,如今就只剩下他这么一个光杆司令了。
不过,韦笑还是打算将巫族的这个传统保留下来,吃过饭之后,他就独自上到楼顶,望着天空中的明月,开始总结这一年以来的得失。
先贤有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韦笑自认做不到每天都反省三次,但是每年的年末做一次总结,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一年来,在他获得巫族传承和《巫典》之前,可以说过得比较的平淡,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放假了就四处游玩。
直到获得了《巫典》之后,他的生活开始变得多姿多彩了起来,但是其中也有着数不清的血泪,包括曾瑜假死的无奈,为白毛僵尸报仇时的义愤填膺,还有后卿血肉重生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