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羊明大声赞道:“大王说的好!我秦国正如一艘大船,必须齐心协力,逆水行舟,才能自强不息!”
庾文君也跟着道:“将军,您不是总嚷嚷着要出海寻找银矿吗?如今关中也打下来了,暂时不会有战事了,您准备什么时候去?”
云峰眉头微皱,掐指算了算,这才道:“主要看梁州那边战舰的建造进度,如果所料不差的话,明年春夏之交应该差不多了。”
庾文君不由得现出了向望之色,长长叹道:“哎~~真希望时间过的快一点,文君也想去瞧瞧海外是什么模样呢。”
云峰摆摆手道:“到时候想去的都去,好了,急也急不来,趁着今日无事,咱们去外面的街上走走,看看百姓们对旁听朝会都有些什么反应。”
“嗯!”众人陆续点了点头,跟着云峰向外走去。(未完待续。)
第一四二章 旁听遇冷
不多时,一行人已出了北司马门,就看到宫门处有数百名百姓围着一张榜文,一名女罗刹正在讲解着上面的内容,这道榜文,就是按照云峰要求招募旁听百姓的榜文。
云峰等人皆是身着便服,倒也不虞被人认了出来,均是无声无息的向着榜文处走去。
“招募百姓旁听朝会?这还是开天劈地以来的头一回啊,只是,宫城是咱们能进的地方吗?”
“还是算了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要知道,宫城里规矩森严,一个不小心,稍有行差踏错的话,轻则打板,重则杀头啊!”
“走吧,走吧,国家大事哪是咱们平民百姓所能参与的?大王轻徭薄赋,能给口饭吃,能让安定下来,咱们已经很感激了,国家大事自有大王与贵人们操心,咱们算哪回事?”
任凭女罗刹一遍又一遍的讲解着,但围观的人群散了又聚,聚了又散,恁是没一个人报名,直把这名女罗刹急的脸颊通红,说话的嗓门也越来越大。
云峰等人不禁面面相觎,都没料到会是这种结果。
“哎~~”庾文君叹了口气道:“将军,您就听文君一句劝,还是算了吧,您看,您是出于好意,可百姓们不领情,把您的好心当作了驴肝肺,其实啊,照文君看,这列席旁听真的没必要,百姓们有吃有穿,谁还操那么多心啊!”
云峰也是一阵头疼,在他想来,招些人旁听朝会还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但他忽略了。这是古代。而不是现代。古代的老百姓视官如虎如狼,视自身如犬如马,从来都没有参政议政的意识,何况还是进到宫城里面?
云峰还能记得,明清时期的紫禁城,平民百姓别说进去,就连向里面望两眼都很可能被冠以大不敬的罪名,虽说魏晋南北朝纲纪松驰。皇权不盛,但君王就是君王,百姓就是百姓,君王议事的地方,岂能容一般人踏足?
‘难道就这样放弃了?’云峰一瞬间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随后就暗暗摇了摇头,历史早已告诉他,任何一个独裁政权都不可能长久,必须要搞民主化,只有实现民主。与天下人分享权力,子孙后代才不会被人推翻。秦国才能永远姓云,而不至于改朝换代。
但推行民主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还是在古代中国,云峰目前所能做的,唯有播下种子,一步一步的引导下去。
迅速坚定决心,云峰正色道:“百姓们心存顾忌,或是不理解也很正常,距离大朝会还有十天,他娘的,孤就不信一个人都招不到,咱们再等等看。”
“对了!”庾文君眉眼一松,又提议道:“当年卫鞅变法,条令虽早已就绪,却没公布出来,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命人在都城市集南门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头,招募能搬到北门的人,给予十钱。百姓看到后都很到奇怪,但没有人敢去搬木头,于是,卫鞅又把赏钱提到了五十钱,重赏之下,果然有勇夫,终于有一人受不住诱惑,出来搬了木头,卫鞅立刻给了他五十钱,用来表明自已令出必行,最后成功的颁布了法令,将军,您不妨学一学卫鞅,以悬赏的方式招募百姓旁听,或许能起到效果呢。”
云峰想也不想的一口拒绝:“不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政策条令与每个人戚戚相关,岂能以利诱之?孤宁可旁听就此夭折,也不能首开这个恶例!”
“噢!”庾文君悻悻的应了声。
“大王!良娣们都快要进城了,已经到了长安城西十里!”就在这时,一名女罗刹远远奔来,毛毛燥燥的大声唤道。原来,今天是勒月华等一干留守上邽的妻子们抵达长安的日子,云峰早早命人沿途守候,好亲自迎接。
只不过,女罗刹这一唤不打紧,周围的百姓们全把目光投来,脸面迅速布上了一层惶恐之色,一个接着一个的跪倒在地,杂乱无章的施礼道:“民拜见大王!”
云峰一阵无奈涌上心头,本不想暴露身份的,却没想到,还是暴露了,略有些责怪的看了眼那名冒冒失失的女罗刹之后,上前道:“诸位乡亲,都起来吧!”
“民多谢大王!”百姓们陆陆续续起身。
庾文君却再次提议道:“将军,既然百姓们都认出您了,您干脆自已和百姓们说吧,文君知道您的口才能把死人说活,或许能打消他们的顾忌呢。”
云峰早已习惯了庾文君的说话方式,把水份抽去后,还是有些干货的,于是伸手一指那道榜文,大声道:“各位乡亲,榜文你们都看到了罢?孤在一边观察很久了,你们的顾忌孤明白,但仅仅是旁听朝会,其他并没有什么,也不会把你抓起来打板子或是杀头,所以请大家不用担心。
其实,国家每一项法规的制定,每一项政策的出**,都事关每一个人的利益,绝不是你们所说的,交给孤与各重臣们决策就可以了,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孤如果加税,相应的,每个人的收入都会减少,很可能会口出怨言,心生不满,但这其中是否另有隐情?是否存在不得已的原因呢?你们不会清楚,因此邀请你们来旁听,就是让你们了解作出每一项决策的背景与过程,增加理解互信,释去不必要的猜疑,再通过诸位的口口相传,向全天下散布!
你们要记住,秦国,不仅是孤的秦国,也是你们的秦国,孤与官吏不是虎狼,诸位也不是犬马,秦国的兴衰成败,与每一个人都有直接的关系,国家安定繁荣,吏治清廉,所有人才能安居乐业,反过来,如果国家动荡不安,官员**,最终受害的还是你们!历来的内乱纷争,又有哪次不是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如果你们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孤也不讳言,秦国即便一统天下,但最终将因为腐朽而走向末路!难道这就是你们所希望的?有没有人敢说,自已与家族就一定能幸免于难?没有吧?正是需要每一个人来参与,来监督,秦国才会变成一艘永不沉没的巨舰!王庭的一举一动,任何一条命令的发布,与秦国的每一个人都戚戚相关啊!”
云峰语调激昂,直指人心,百姓们或许有人不理解,但他们的情绪已被充分的调动,均是面带激动之色看了过去。
云峰锐目略一扫视,又继续道:“或许在诸位的眼里,宫城、中朝大殿是一个神秘而又阴森的地方,可是实情是否如此?想必各位无人知晓,正因为不了解,才会有诸多无谓的猜测,孤不相信,你们没有半点好奇,难道不想知道这扇门里是个怎样的天地?
大朝会一月两次,每年二十四次,每次招百人旁听,也就是说,每年最多只有两千四百人有机会走入宫城,而长安有多少人口?现在有四十万,将来还会超过百万,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可能走入宫城,如今这个机会就摆在了你们眼前,错过了,你们不觉得遗憾?乡亲们,好好想想吧,可莫要后悔啊!”
“大王,俺愿意旁听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