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民国之文豪崛起无删减 > 第348部分(第2页)

第348部分(第2页)

战争打响以后,日货必然销量受阻,而顾鹤皋的企业又是四川仅有的油墨油漆厂,傻瓜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周赫煊都懒得去看厂房和机器,直接问道:“如果我投10万元,能拿到多少股份?”

“如果投资10万元,周先生可以独占45%的股份,成为工厂的第一大股东,”顾鹤皋小心翼翼地说,“您觉得可行吗?”

“先去看看工厂吧。”周赫煊没有立即答应。

顾鹤皋也终于松了口气,他满四川到处拉人投资,到目前为止就一个周赫煊愿意先看看工厂。如果周赫煊也不注资的话,他就只能跟历史上一样,把机器厂房扔在那里闲置着,直到全面抗战爆发才恢复生产。

当天下午,顾鹤皋便迫不及待的,带着周赫煊前往工厂。

工厂所在的地段很好,位于江边的大溪沟,产品和原材料可以通过水运解决。但是工厂情况很糟糕,只有一个看门老头儿守着,里面空荡荡的无人开工,机器设备都被盖着防尘的油布。

“不是还有位股东吗?”周赫煊走在寂静的厂房里问。

顾鹤皋苦笑道:“他尚在成都找投资人。”

周赫煊掀开防尘油布的一角,用手指蘸了蘸灰尘,问道:“机器有固定保养过?”

“半个月清理一次,随时可以开工。”顾鹤皋说。

周赫煊盖好油布问:“如果我愿意投资,你怎么解决产品销售问题。”

顾鹤皋的表情有些尴尬,他硬着头皮说:“日本人为了压价弄死我,几乎没有什么利润可言,他们总不可能一直不赚钱吧。我相信,只要再坚持半年左右,日本人肯定会恢复原价的。”

周赫煊挑刺儿说:“但日货的成本,依旧你比更低。他们根本不用恢复原价,只要保持相对的低价,那么你的产品就毫无竞争优势。”

被周赫煊拆穿底子,顾鹤皋艰难地说:“自晚清以来,国货皆如此。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在质量和成本上追赶洋货。很多国人也是支持我们的,只要国货价格不比洋货高太多,民族产品依旧能有一席之地。”

“但我是资本家啊,总不能只投资不赚钱,”周赫煊指着空荡荡的厂房说,“你的工厂都已经停产了,仓库里还积压着好多库存,我很难相信复工后能扭亏为盈。”

顾鹤皋以为周赫煊不愿投资,顿时变得无比失落,他想要说什么,但欲言又止。因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一切言语都显得苍白无力他自己心里都没底儿,又怎么去忽悠周赫煊?

沉默许久,顾鹤皋一声长叹:“唉,技不如人,只能服输了。既然周先生不愿投资,那我也无法强求,多谢你抽空来考察工厂。”

周赫煊突然笑道:“10万大洋,我要51%的股份。开工之后,首先生产油漆,我会给你一份大订单。”

顾鹤皋本来都已经绝望,现在猛地峰回路转,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惊问道:“周先生,你刚才说什么?”

周赫煊只好再复述一遍。

“没问题,51%就51%,等老杨回来咱们就签合同。”顾鹤皋不再纠结股份问题,他只希望能有个接盘侠,让这家工厂能够继续存在。

周赫煊马上就要大兴土木,油漆消耗量极大。甚至可以开辟重庆的荒山野地,修他几十上百栋花园别墅,等重庆成为战时陪都,这些别墅根本不愁没买家。

说起来很让人不齿,国难当头之际,却给周赫煊带来无限商机。他抢先在四川大建工厂和搞房地产,估计到抗战胜利时,光是国内的产业就能价值好几千万,甚至破亿都有可能。

当然,到时候估计会遇到很多麻烦,比如权贵子弟和大资本家来争夺利益。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拉拢官僚权贵一起赚钱,利益盘根错节起来,连老蒋都不敢轻易动手。

778【吃人】

顾鹤皋的同学兼合伙人杨月然,接到消息后飞快赶回重庆。他们生怕周赫煊反悔,用一天时间就弄好了合同其中周赫煊占股51%,为企业法人代表;顾鹤皋占股34%,担任工厂总经理,负责经营和销售;杨月然占股15%,负责生产管理和技术监督。

这两人都是北工大毕业的,比周赫煊年龄还小几岁,也算民国商界精英了。特别是杨月然,他当初读的就是化工专业,对油漆油墨生产非常精通。

由于避(和谐)孕套和磺胺生意的暴利,而且赚的还是美元英镑,周赫煊可劲儿花钱都用不完。只这两个产业的纯利润分红(税后),加起来他每年就能拿到300万美元以上,如今海外账户里躺着的存款已经接近2000万美元。

顺便一提,便宜岳父欧尼斯,正在准备将药品公司上市,到时候周赫煊的资产又要暴增。相比之下,张家就要稳扎稳打得多,不管是岳父还是舅哥,根本没有想过把避(和谐)孕套公司上市的事情。

另外,随着卓别林《摩登时代》的热映,周赫煊投资的联美影业正式跻身好莱坞八大,即将迎来一轮疯狂的业务扩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